最后一课

作者: 蝈蝈2018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08:03 被阅读72次

仰望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但惟有死亡可称最后一课。

        当你虚弱地躺在病床上,不能自理,独自想象着将面临的死亡,所有的不合作、任性、烦躁、孩子气、沮丧、移情、不知所措和莫名其妙如同洪水般涌袭而来,此时医生在你眼里不再可信,他人对你的鼓励收效甚微,作为陪同者,形式上的陪同者,也只能是陪同者,我无力给予你太多帮助。其实,此等情绪同样向我涌袭而来,我的感受并不比你好多少,我甚至想,假如我能找到这样一本教材,与你共同学习“死亡”这最后一课,或许于你反倒是一种福气,至少你不用再那么痛苦地煎熬。当然我也不用再那么痛苦地煎熬。

        然而,对于这门课,世间却找不到现成的教材,因为那些真正学会的人都已远离我们而去。但是,我们总得寻找一些参考,否则又该如何学习呢?

        记得早年你曾经告诉过我,有一位覃姓姑爷死在了牌桌上。那一夜,他约了好友打牌,本来身体硬朗的他,牌打到尽兴处,在胡牌的瞬间兴奋之余安详而去,死的时候面带笑容,似乎带走的尽是美好体验,并没多少痛苦。后来发现死因当是脑梗或心梗。有时我想,你要是能向这位姑爷学些皮毛也好,可我又明知那是学不来的,也是不可学的。

        眼前的还有二舅,他的离去仅仅过去了半年。意外车祸撞破了他的脑颅,可以想象巨大痛苦在极短的时间内弥漫,不可避免的晕厥使他完全失去表达能力,抢救无效,可谓英年早逝。尽管他已无法表达,但二舅的痛苦虽然短暂,却是极致的痛苦,我当然也不希望你学。

        依稀也记得爷爷当年去世的前后。他生病倒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见过阳光,印象里他一直躺在那间黑暗的卧室里,不时传出几声“哼哼”。那时家里穷,进不起医院,你请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草药医生为他治疗。说实话,到现在我仍然不明白爷爷是因什么病离开的,因为那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我理所当然的认为他是老死了。可能我当时年幼,爷爷也未对我说起他的痛苦,我能够体会他所忍受的也就只剩那些呻吟了。突然间,我隐约想到,难道你一直是在努力向爷爷学习吗?

        这时,我转头看向你,你的面容让我想起爷爷当年的消瘦模样。你们很像,就连“哼哼”声都几乎一摸一样,但我过去从没认识到过这种像。这完全合乎情理,你们的关系也注定了这种传承。我唯一能感到的不同之处,就是你比他多了不甘,你似乎在懊悔些什么,又似乎在留念些什么……我并不完全了解,但你比他那时要年轻得多,此前你这一生也从未进过医院。只是,我不知道,你这一次进来后什么时候该出去,又或是你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出去。

        但是,我想,你不应该只学爷爷一个人,在“死亡”这一课上,恐怕爷爷也不能教给你什么,你的模仿必然将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你该自学,朝着那些最有可能快乐的方向学。尽管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死亡才是快乐的死亡,但人总要学习不是,尤其是这最后一课。要不,你就像我小时候第一次学习叫“爸爸”那样吧,尽量没心没肺些。

                            二零一八年一月十九日 上海

相关文章

  • 终归于无为

    金刚会至此,已经是最后一课了。这最后一课通常是有套路的。在最后一课里,佛陀再次强调对于金刚会的内容,要受持、读诵和...

  • 最后一课

    写下这个题目,首先想到的是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我的最后一课自然不能与都德的最后一课相提并论,但是于...

  • 最后一课

    法国作家都德有篇文章叫《最后一课》,而我与同学们也只剩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我要讲些什么呢,对于这即将毕业几个月后踏...

  • 出国读书前在家的最后一天

    ‘最后’总是有种很特别的意味,当然了,初中的《最后一课》是个特例,因为它不是课文的最后一课,破坏了对‘最后’的美好...

  • 摄影小结

    明天,这期摄影课的最后一课,从7月19日第一课,至11月29日,最后一课,19周,感觉还未开始又要结束,自...

  • 最后一课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但惟有死亡可称最后一课。 当你虚弱地躺在病床上,不能自理,独自想象着将面临的死亡...

  • 最后一课

    今天是6月6号的数学课,同往常一样,张老师夹着一叠卷子走进了教室,教室里很快就安静下来。 他轻轻点点头,环顾四周,...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今天是最后一节语文课,没有了指标生的教室显得有点“辽阔”。我扫视了一下教室,刚好,30名同学在自己座位上看...

  • 最后一课

    ——下课后 普鲁士的士兵收操了,下课的铃声结束,班级里一片沉默。 后面一排的老人们沉默着,同学们也在沉默着,...

  • 最后一课

    这个周五晚上的小牛顿课,是这学期最后一节,老师带我们做了两个科学小手工: 泡沫球悬浮器和简易打气筒。 制作泡沫球悬...

网友评论

  • 毛前进:美文!👍👍🌺🌺
    蝈蝈2018:@毛泉镜 谢谢您的鼓励啦🙏🌿🌸🌻🌺✨
  • 海步多:人总免不了要走这一遭,死亡是最终的结局。然万事皆有数定,叫在劫难逃。任何人,无论达官贵人,流民百姓,那一天都会到来。但我们不能用消极的眼光看待死亡,其实用心参禅,佛法便已了然。每个生命无非是暂寄一个皮囊,因果循环。善恶造化就在一线,西方极乐与十八层地狱就都是自取无人以代。我们不推崇唯心的思想,但人无敬畏之心是极端的表现。人的生死已当叩问,寻心向善,,当属正道。
    蝈蝈2018:@德明使者 谢谢您!🙏🌸🌺🌻

本文标题:最后一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ci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