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每周500字
对王阳明心学观点“知行合一”的一点看法

对王阳明心学观点“知行合一”的一点看法

作者: 月宫折桂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08:36 被阅读168次

所谓“知”即认知,感知,“行”即做法,作为。王圣贤提出的心学注重人们去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自己,从而达到更高的提升,即向内自我认知。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也许人生中也有这样“顿悟”的时刻却没有自我的察觉,但行动上却能或多或少的体现出来。不认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却做出有悖自己言论的事情,如古代朝堂上有些官员的“讪君买直”,即以指出皇帝的不足来体现自己的正直清廉,这些官员的目的已经不单单是为国为民,而是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能在文官集团中得到认同,名声大噪。

经济社会,社交中以利为原则已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规则,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认同一件事情,更多的要积极、热情并富有责任心的投入,万事万物都有“阴”“阳”的两面性,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人也一样,具有复杂性。恰恰是“行”才真正反映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他的价值观如何,即使他满口仁义道德,团结友爱,然而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如他所言去做到这些,说明他的认知并没有达到这一水准,只是单纯出于某种目的来说出这些观点。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在大众的眼里,并没有看到你对自己的约束,因而也不会对行为上放荡的人加以信任。

另一种人是勤恳的工作,认真的生活,嘴上心里却总是想着亏欠和事物“阴”的一面,负能量比较大,这种人并不危险,因为他的行为是正能量的,他要极力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以实现某种价值,但是容易钻牛角尖,容易得心理疾病,也容易把这种不良情绪传递给其他人。这种人会得到大众的理解,这类人在生活中更多见一点,无法改变境遇,只能做好一点手头的事情,并默默追求更好的生活。

以上两类人可以相互转化,第一种倾向于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第二种是儒家的思想,而知行合一则为最高境界,即使不成功,也能在世俗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赞誉,如海瑞。

做一个正能量的人,并努力去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相关文章

  • 对王阳明心学观点“知行合一”的一点看法

    所谓“知”即认知,感知,“行”即做法,作为。王圣贤提出的心学注重人们去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自己,从而达到更高的提升,即...

  • 偶像王阳明

    心学创始人王阳明,知行合一

  • 100/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自《明朝那些事》之后再次膜拜王阳明。对心学算有一点点入门了。全书看完,大致有这么几个概念需...

  • 致良知

    《知行合一王阳明》很全面的介绍了心学的产生和发展,对王阳明的心学理念做了很深入的解读。心学最根本就是致良知,有了光...

  • 浅谈“读书无用论”

    谈读书有用、无用之前,我们来聊个观点: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的心学精髓之一。 王阳明何许人也? 明代的超级男神,著名...

  • 知行合一, 学会学习,提升格局,认识自己!

    如何向王阳明学习,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对中国、日本及整个东南亚都产生了深...

  • Day47 何为知行合一?

    最近上班路上一直在看一本书《王阳明心学》。当徐爱听完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阐述之后,内心对其有了新的认知: 知行合一,...

  • 读王阳明大传小记

    对王阳明有印象是在读《明朝那些事》的时候,作者对王阳明有浓重的介绍,格竹,龙场悟道,心学,知行合一,都有说到,对格...

  • 56. 几句话说清楚王阳明心学讲了什么!

    读了一段时间度阴山写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感受一下古今完人王阳明的心学的力量,以及王阳明是怎么运用心学成就功...

  • 知行合一的误解

    我们总听到知行合一,知道他是王阳明心学的根本,可是我们一直以来对知行合一都有误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王阳明心学观点“知行合一”的一点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lv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