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信和我说,他从来都不敢相信自己的毅力。他的朋友和他聊起北京的房租,说最近房租涨得好凶,以后辞职了你会不会回家乡啊?
朋友说我辞职了也不会走的。
前段时间放长假,朋友回家乡休息一周,为了不停更漫画,他把电脑也一起带了回去。结果整整七天,他连一篇像样的内容都没有画出来。
回来之后想明白了,无非就是北京的高房租,高物价,甚至一顿盒饭不满二十人家都不给你配送的日子里,压力在推着朋友一直向前跑。
现在挤在北京的小卧室里,两三天就逼着自己更新一篇漫画,不敢停下来,生怕自己会被这个圈子淘汰。
朋友最后在结尾说:我不会再埋怨压力了,有压力的日子真好。

虽然压力过大容易让人崩溃,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它是一只强有力的手推着你不停地往前走。
就拿学英语这个事来说好了,前两个月就接到任务,要接待外商,作为会议组织者,英文口语不行是不可以的。为了让活动圆满成功,我每天练英语,拿出了比读书时更认真的劲头。果然在压力的驱动下是管用的,至少在接待外商时我能游刃有余地做出应对。
有压力是好的,它可以提升自己。不要对压力有阴影,也不要惧怕它,换种角度看它,它的好处多到让你意想不到。

动力作用
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正确地对待压力,常常会把压力转化成动力。例如现代企业对于员工的工作往往是严要求的,这种严要求在给员工带来压力的同时,如果正确地运用,也会使这种压力变成激励员工把工作做得更好的动力。

挑战感和兴奋感
在日常工作中,销售经理经常对下面的员工说:“我们必胜,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而销售经理的每一个目标都比过去的目标高,这就是一个预期的压力,销售经理利用这种压力让团队产生动力,提高兴奋度,更有信心地迎接挑战,实现目标。所以说适当地运用预期压力会让员工产生兴奋感或挑战感。

精力充沛的感觉
在日常工作中,销售经理给销售团队的预期压力会让员工产生兴奋感或挑战感,而这种兴奋感或挑战感同时也会带来精力充沛的感觉。

关注细节、把事做准确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教育子女时常常让他们做一些事,如擦桌子、倒垃圾,父母们会把这件事情描述得非常重要。如“你能把桌子擦干净可真了不起。”“很多小朋友做不到,但你能做到。”父母们使用这种方式是期望小孩有这种压力的时候会很细致、很愉悦地做这件事,所以良性的压力还有一种引导作用,可以使人关注细节,把事情做得准确。

压力让生活更有希望
匈牙利内分泌学家汉斯·谢耶曾提出“良性应激”概念,指对健康有益,能让人体会到成就感等积极感情的良性压力。美国职业压力协会主席丹尼尔·柯什博士认为,结婚和晋升就属于“良性应激”事件,人们在感到紧张和有点害怕的同时会有兴奋、激动的感觉,给生活带来意义和希望。

压力能激发创意
柯什博士说:“短期压力能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实情境中,排除外界干扰。人们此时更愿意尝试新事物,表达具有创意的想法。”

压力让人更积极
德国弗莱堡大学的学者在2012年试验发现,压力能让人表现出更积极的行为,更容易信任别人,办事更可靠,更愿意共享资源。

压力让人头脑清醒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学者最新研究发现,短期压力会导致压力激素水平剧增,相当于在大脑中点亮一盏灯,让人能更清晰地思考问题。

压力让人更敏锐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科学家斯特布尔说:“短期压力向人们提供了处理紧急情况所需的体力和精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