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时代,想让孩子好好看本书,尤其是想了解我们那个时代看上瘾了的四大名著实在是太难了!!


甚至可以说,想让他们远离手机,远离电子产品,远离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太难了!不要说看书了,也许连去游乐场或与其他孩子们玩,都太难了!




想想我们小时候,为了能买上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或《葫芦娃》,都要缠妈妈一个星期,或不情愿的拿出自己积攒了好久的存钱罐,最后欣喜的抱着新书像得到宝贝的日子,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孩子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出生便生活在网络中,自小便被微博、微信、网游包围……

可毕竟形势不等人!在最新的全国考试说明中,已经增加“经典名著阅读“的要求,目的是促进学生真正阅读经典名著,提高阅读经典能力,掌握阅读经典的方法。

读一本书,已不仅仅是提升孩子阅读能力、审美能力等精神层面的软需,更是提升成绩、顺利升学的刚需!如何让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真的值得每个妈妈思考一下了。
下面3种方法,有助于孩子主动去读,读经典,读好书。
1、树立一个好榜样
家长可以读一些自己喜欢的经典名著,或者读一些你上学时一直想看,但却没机会看到的书。比如:《小王子》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
作者通过小王子告诉每一个大人:“每个人都曾经是小孩子,只是他们忘记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朵“玫瑰花”,要懂得珍惜和呵护。
2、让阅读成为家庭固定活动
家长可以设法通过全家共同阅读一本书来增加更多的阅读时间。如果你只是把书往桌上随手一扔,告诉孩子必须在国庆节前读完,估计最后你所能得到的只是孩子一个大大的白眼儿。
正确的做法是:带一本你认为可能会引起孩子共鸣的书,让阅读成为家庭的一项固定活动。
在实施这项家庭活动方面,你可以根据孩子的偏好,在下面两种方式中任选其一。
一、采取朗读的形式,每周固定几天晚上分享书中的一到两个章节。
二、采取小组阅读的形式,经全家协商,每个人都同意读多少页的内容,然后在周末的时候,准备好足够的零食、点心,开个读书会,分享和讨论彼此的心得体会。
3、培养孩子对阅读的热爱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天生喜欢读书的,家长需要找到一些方法能让孩子的阅读活跃起来,消除孩子对经典文学词句的抵触感。如果能保证每天都有固定的读书时间就最好不过了。
比如:临睡前1小时左右阅读。晚上睡觉前阅读,大脑处于轻松状态,比较安静,适合作为孩子的阅读时间。
4、读书就要读经典
读经典,是我们永远需要的,从小读经典名著,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读《四大名著》,就像在读人生:红楼梦的情,三国演义的忠,水浒传的义,西游记的佛(法)。这哪里是在读书,分明是在了解社会和世界,解构这个世界的人和关系。
四大名著“小人书”:有你的过去,也有孩子的未来
对于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童年记忆里一定会有“小人书”。
那个时候的孩子,爱读“连环画”,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情节,能牢牢抓住孩子眼球。

关羽的忠勇、孙悟空的神通、王熙凤的泼辣、林冲的无奈……都在连环画中生动呈现,给孩子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三国演义》连环画风靡一时,重印达千万次之多,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说起连环画,作家梁晓声动情地说:
“我是从小爱读小人书而感受文学熏陶的。它不但引我走上文学写作的道路,也培养我对绘画欣赏的趣味。它给予我的心灵营养是双份的。”
如今,从前珍贵的连环画将再次呈现在大众面前。

《四大名著》)连环画,它故事齐全、篇幅适中,是非常有可读性和收藏价值的版本。
名家名绘、鲜活人物、生动情节
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读四大名著,都是从认识人物开始的,而图画能直观地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如三国演义《空城计》中孔明镇定智慧的形象:

如《水浒传》里武松打虎,左手按住大虫的顶花皮,挥起右拳猛砸大虫面门……画面紧张刺激。
在《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腾空跃起,重棒抡下,降妖除魔让人血脉喷张。

无论是市井人情还是沙场拼杀,每张画都一丝不苟,栩栩如生,堪称精妙绝伦。
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情节,精彩的文字,一帧一帧地将故事讲完,如图画电影,吸引孩子阅读下去。

收录名著精华
以小见大,让孩子从小爱上古典
可能和许多家长担心的一样,孩子这么小读四大名著,适合吗?
而这套恰恰是将四大名著中精华、又适合孩子阅读的故事摘选出来,一个故事一小分册。如:
《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冲风雪三神庙、李逵下山……
《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桃园三结义、三山聚义……
《红楼梦》黛玉葬花、刘姥姥逛大观园、宝玉挨打……
去掉孩子生涩难懂、不适宜的部分,保留经典精彩篇章,贴近原著。可别小看这些因素,这都是搭建孩子的文学框架、为今后阅读打好基础的前提。

精巧分册,每天3册
四大名著阅读毫无压力
四大名著连环画终于齐了!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也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因为并没有谁公开提出这个概念,一般把《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小说叫做“四大名著”。
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叫王世贞,他最先提出了”四大奇书“这个名词,但他讲的“四大奇书”,指的是《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
而冯梦龙在王世贞之后,也提出了”四大奇书“的说法,而他指的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冯梦龙所评“奇书”,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书,都是长篇通俗小说,同样反映了共同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普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以放在一起并称为“四大奇书”。经过多方肯定,此称开始广为流传,并被人们所接受。
由于题材内容及政治等多个缘由,《金瓶梅》的地位被乾隆年间问世的《红楼梦》取而代之。形成了新的“四大奇书”。


而如今的“四大名著”,是“四大奇书”的现代叫法,这个说法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近代此四部著作出版量巨大,一些出版商社便把这四部小说合并出版,并冠以“四大名著”系列丛书。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最先推出了这四部小说,其他的出版社跟着效仿,四大名著的称呼也随之流行开来。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有人说:
读红楼,过情关。风月情长,终究梦一场。
读水浒,过利关。尘归尘,土归土,我们的仗义去哪了?
读西游,过欲关。始于慈悲,终于觉悟。
读三国,过争关。心机、天机、契机,人到底争个什么?
四大名著是中华名族文化传承最具有代表性和辨识度的一部分。四本书像四位各有所长的老师,用生动的故事教会我吗人情世故,处事哲理。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能读出不同的感悟。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非常经典的作品,四大名著家喻户晓,市面上在售的几乎为五四百个版本,但质量却参差不齐,为寻找优质、适合孩子阅读的四大名著,小编特意对比了很多版本,最终挑选出了这套四大名著连环画。

四大名著连环画,精美盒装全套48册,精美的画面结合名著阅读更加引人入胜,是一套不错的收藏本。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四大名著继承载着无数文化精华,在浩瀚如烟的古典小说领域中如四座屹立不倒的高山,任沧海桑田如何变幻,其伟岸身姿始终不被湮灭。
不论是在艺术手法还是在思维深度上,它们都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是悠悠中国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一笔。
研读四大名著,为我们提供了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机会,在怡情悦性的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