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相信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毕生难忘的经历,也是有史以来最漫长的假期。
宅在家中,除了吃、喝、睡,最多的就是看书。
毕淑敏的《花冠病毒》在此时此刻阅读,也算是十分应景了。

大街上店铺歇业,马路上人烟稀少。燕市在花冠病毒的肆虐下,人心惶惶,百姓闭门不出,就为了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当花冠病毒袭来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所有人居家隔离,与病毒打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像毕老师在书中所说:“人类与病毒必有血战。”当你遭遇瘟疫,生死相搏的时候,该如何自处?不仅仅要有人道主义情怀,还得有勇气、担当与责任。
毕老师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还精通医学跟心理学。现在小学语文(人教版)的,就有选摘她的文章,她还获得多种文学奖,可见她的文字功底十分了得。在此书中,涉及了不少的化学知识,医学知识跟心理学知识,单单只是看了她所写的自序,就已经被深深吸引了,想一探究竟了!此书背景为作者在17年前,在“非典”肆虐下的时候,她深入前线,采访疫情,抗击于非典第一线所收集资料,历经了8年的沉淀与酝酿,一年的伏案疾书,才面世的。
毕老师对于病毒肆虐下的燕市,人们对待花冠病毒的态度,对于人性的思量,医疗人员不为艰险的与病毒奋战,感染的患者在病毒面前是如何的无能为力,患者亲属们的惶恐不安与绝望,以及在利益面前,人性的贪婪和自私都一展无遗。虽然,我们在病毒面前,也有无能为力的一刻,但是,在这特殊的时刻,才能看清楚许多人的内心与人品,究竟是唯有大爱还是只有小爱。
面对失去亲人时,最最能体现人性的一面,写得最真最让人印象深刻。
燕市市长在知道孙子与儿媳妇接二连三感染病毒时的无助与惊慌,罗纬芝利用自己的血清救了陈天果。面对着感染病毒的儿媳妇,为了孙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而选择扣留了作为恩人的罗纬芝在陈园,希望着她的血清能再次救活陈天果的妈妈。这是人性中最为真实的一面,也是最为自私的一面,为了亲人的性命,罔顾他人。而陈天果的妈妈,在病得浑浑噩噩间,仍不愿用儿子恩人的血,而坚持服用李元带来的“白娘子”,就算是到了生命的危险时刻,仍然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而主人公罗纬芝在可以逃走的情况下,却选择依然留在陈园,就算付出的是自己年轻的生命,也依然选择了“以一换二”,不忍陈天果年纪小小就此丧母,这何尝不是她的大爱与无私呢?在无私与自私的碰撞之下,在病毒面前,将人性的多面性,多层次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也有部分人感叹,毕老师后文落入俗套,有些失望。后半部分,一方面是对于原子学说,元素对于花冠病毒的患者的作用;另一个其实离不开“情”字。其实,文中结局以“大团圆、有情人终成眷属”为结局,我本人是爱的,毕竟我是俗人一个。我觉得竟然是相爱之人,又何必弄的十分感伤,阴阳相隔呢!再说,这是小说,又不是纪实文学,又何尝脱离得开一个“情”字!
美好的事物,谁都爱!
抗疫而战的人,谢谢你们!
愿夏天来临之时,就是抗疫胜利之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