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中是一个好学生云集的百年名校。当然,好学生要除了我。
2008年夏末,我初来M中,并没有太大的骄傲和兴奋,我只记得,看到当时我被安排的寝室非常失望。
那是一个很旧的建筑,大概有四层楼,这样的楼我只有在小时候见过。墙面草草的漆了一层白漆,有脱落的迹象,加上雨水常年的冲刷,墙上竟能长出一层青苔。
楼下是一个小院子。院子的一角有一排水管和洗手台,可以供学生打开水。院子中间是一个小小的圆形花圃,种了一些万年青。每到中午放学,会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坐在花圃的台子上面撕扯泡面的包装,就近接了开水,一边吃一边聊天。
院子里有一个小小的铁门,门的旁边有一个类似保安亭的地方,住着宿管阿姨。她们住处外不远的地方,常常会在墙上立起一块黑板,写着女生寝室每天的扣分情况。
我住的这一幢女生宿舍,名字叫做“兰蕙园”。
初闻这个名字的我,觉得它既老土又矫情。兰蕙兰蕙,兰心蕙质。尽管是赞美女性的词语,我却闻出了一股浓浓的封建味道。联想到M校的历史,我不由的认为,这儿曾经真真住了一群兰心蕙质的女学生。在那个年代能够读书不容易,这群思想不落俗套的女学生当然是社会的众望所归。她们美丽,聪慧,与众不同,受人尊敬,甚至把一切美好的词语用在她们身上都不会嫌多。于是,她们住的地方,便有了“兰蕙园”这个动听的名字。
然而,轮到我们这一届的女学生住进“兰蕙园”,已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了。“兰蕙园”仅仅成了一个随着这栋旧楼一同存在下去的代号而已。班上的女生和男生聊天时,男生常常抱怨自己在地震之后没有寝室住,只能住活动板房,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在校外走一段长长的路程,用自来水也很不方便。当这些男生问及女生的住处,女生便会说“我住在兰蕙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