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哥哥来郑州上了学,读的是河南财经学院成人教育公关文秘专业(现在学校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我也没问过他,也没听他说过,回头我有机会了问问,如果有故事了再添加修改。
我还是比较激动的,因为感觉在省城有人了,而且还是两个,我哥哥和我姐姐,那时候我还没来过郑州,但是内心充满了向往,大城市啊,有亲戚啊!
几个月后,哥哥和姐姐一块儿回家了一次,给我带了天狮的营养高钙粉,还有一种夹心米饼,特别好吃,生产厂家叫天津乖乖食品。


突然之间,省城里来亲戚,还带了营养品和没见过的零食,带到学校里边自豪的和同学们分享,那种炫耀的感觉,走路都挺胸抬头想唱歌。
于是我就特别向往什么时候能去趟郑州,看看传说中的大城市,是不是还有吃不完的零食?再让万能哥哥带着我去各种好玩的地方逛逛。
很快到了寒假就有了机会。我的手指甲从八岁起,就有一种怪病,逐渐变形脱落,在县城医院看,始终也没看好,于是哥哥姐姐就给父母说带弟弟来郑州看吧!放了寒假,爸爸就带着我来了郑州。
到了哥哥和姐合租的房子,我已经记不清是在哪,估计现在早拆的没影没踪了,反正就是感觉房间特别小,回字形走廊上外侧晾的是各个租户的衣服鞋子,里侧就是一排排的煤炉在每个房间门口,一个筒子楼里面住了无数户,整体感觉挺像现在的印度贫民窟。
第二天上午,哥哥带着我们去中医院看手指甲,下午他就要骑自行车,去工作了!WTF?完全没有我想象的带我去动物园公园游乐场和百货大楼啊!我根本不甘心,非要跟他一块去。就记得他自行车载着我,挨家挨户的去医院,不过不是给我看手指甲,而是拿出来一沓一沓的表格,还给那些医生护士反反复复说了好多话,让他们填表,他再收集起来一些填过的,小心翼翼地装进档案袋。
冬天的街头,坐自行车上刺骨的冷,我就跟着他不知道去了多少地方,偶尔骑过立交桥下,被碾压过很多次的积雪,已经硬的像冰一样,光溜溜的格外滑,记得在一辆101路电车旁边,还摔倒过一次差点被碾压。
在郑州待了几天,都是和他这么度过的。这一切跟我想象的他应该在美丽的大学校园,像电视里边一样的读书,完全不一样。我很想问问,但是憋住没问,我坐在自行车后座,或者他载货了我再骑一辆,跟着他走街串巷,看大城市的风景就很开心。
后来才知道,他自从到郑州上学,只有第一次学费是家里替他交的,后边所有的生活费和学费全靠勤工俭学。为了自己赚学费开工方便,他和我姐姐在外边租了房子,同时兼职好几份工作:做天狮高钙奶粉的直销,做天津乖乖食品的业务员,同时又给中美史克制药做问卷调查收集,还在学校附近一个高档餐馆兼职过,总之就差卖身了。
为了高效产出,他都已经总结了一套更好利用时间的统筹方法了:头一天到大医院找护士长,给护士长承诺一些费用,第二天再去这家医院收集已经填好的调查问卷,中间的空隙去小卖铺推销乖乖夹心米饼,天狮高钙奶粉的直销又是填补另外的时间空隙(直销性质应该是利用社交场景)。
除了上面的白天长期兼职,还有一些利用晚上的短期兼职,比如到郑州黄河路和健康路夜市卖玫瑰。他是个心思特别细腻的人,后来他跟我说他卖玫瑰成交率特别高,因为他总结出来哪些人会买玫瑰,而且能接受高价,就是选那些明显年龄不太相称的情侣(老男人带着小女生),哎,这小子。
穷人孩子早当家,懂事莫过农村娃,骑着一辆破二八,自筹学费累不趴,风雨无阻穿街巷,裤裆也曾被磨叉。
总之没有看见他读书,好像他是来郑州打工的,不是来上学的。
但不久过了春节,我姐给家里打电话,说我哥哥拿了奖学金。
怎么可能!?HO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