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平凡的人也值得记录。
1
阿霞的微信名叫独一无二。
她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接受我采访的时候,她刚从乡下老宅回来,带了一些腊肉,准备给远方的妹妹寄过去。
阿霞回乡,是去探望公婆的。老人家住不惯城里鸽子笼一般的楼房,除了过年那几天,其余时间都住在乡下。
乡下的老宅也是楼房,十年前盖的,但独门独院,屋后是青山,门前一片水塘,有山有水,住起来更舒服自在。
公公身体不好,需要休养,乡下空气清新,更利于他养病。
往年两个老人都是过完年才回老宅,今年因为公公病情加重,不宜来回折腾,一家人在乡下过的年。
除夕夜,陪儿子女儿放烟花时,阿霞许了一个愿。
她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丈夫身体健康,儿女工作顺利。
她说,这是她最大的梦想。
一心一意为家人着想,这是她身为一名家庭主妇的觉悟。
耕耘这个家20多年,她所有的欢笑、泪水以及兵荒马乱都是围绕着家庭的。
家庭和睦了,她的身心才会和睦。
这个道理看似浅显,但对一个家庭大过天的女人来说,这觉悟却像她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一样深刻。
其实阿霞心里还藏了另一个愿望,一个她觉得很肤浅的愿望,肤浅到她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烟花冲天而起,冲到最高点时,灿烂绽放了。一朵一朵,美得惊心动魄。
阿霞看着那转瞬即逝的美丽,笑着笑着,别过了头。
悲伤了吗?似乎有一点。
当然,说悲伤好像有点不合时宜,也不符合阿霞的表述方式。
用她的话说,是觉得没意思。
人到中年,忽然间,好像什么都没意思了。
2
过去的那个春节,阿霞过得很别扭。
在儿子结婚这件事情上,一种失控感让她觉得憋屈,继而愤怒。
年岁渐长,她早已原谅了生活,却做不到原谅自己——她恼怒自己的无能。
这愤怒有一半来自于她从来没有掌控过自己的人生,始终被生活和家庭绑架,被迫做出选择。
小学没毕业就辍学,是因为家里穷。
18岁嫁人,是因为怀孕了。
生了女儿,接着生儿子,是因为公婆重男轻女。
这一次儿子结婚,她想坚挺一回,掌控一次局面,起码在结婚日期的选择上让她做一回主。
结果又让她失望了,儿子把她定好的日期改了,说要等小舅子从外地赶回来。
婚礼推迟了一个星期,阿霞气坏了。
但终于拗不过儿子,还是打起精神,强颜欢笑,忙前忙后,张罗打点。
儿子婚礼走中式路线,当天她穿着改良式旗袍坐在台上,旁边是丈夫,另一边是亲家夫妇,四人正襟危坐,接受一对新人跪拜。
儿子说了很多掏心话,她听着,说不上来是感动,还是别的什么,一股情绪堵在心里,很不是滋味。
婚礼结束,喝罢喜酒准备回家的老父亲说了一句话:“外甥结婚了,舅舅还没个着落呢。”
她咀嚼着这话,一晚上没睡着。
3
阿霞姊妹五人,她是老大,下面四个妹妹。
弟弟是老幺,只比她儿子大三岁,谈了个外省女朋友,恋爱长跑6年,因为丈母娘不松口,彩礼和房子的事谈不拢,一直走不到结婚这一步。
弟弟的婚事是老父亲的心病,也是她的心病。
这次儿子结婚,弟弟作为舅舅,理应是要出席的,但弟弟托辞工作忙,没来参加。
阿霞知道弟弟的心事,不能计较,也不敢计较。
但遗憾还是有的,所谓娘亲舅大,这是剪不断的血脉亲情,她希望弟弟和儿子都能记住。
阿霞有两个舅舅,母亲去世后,她跟小舅来往少了,跟大舅依然亲近,过年过节,时有走动。
大舅很疼爱这个外甥女,一次她在朋友圈哭穷,说没钱买喜欢的裙子。
大舅看到,问她裙子多少钱,她说180,大舅立马发来200红包。
她截图喜滋滋发朋友圈:还是我大舅好。
买漂亮衣服并不能让阿霞维持太久的快乐。
人到中年,快乐比她的青春还要难以抓取。
记忆中她最快乐的时光还是20多年前母亲怀弟弟的时候。
阿霞并飞一定要有个弟弟,只是母亲受够了亲戚和乡邻的讥讽,不甘在唾沫星子下继续做“下不出蛋的母鸡”,拼了命也要生一个儿子。
母亲渴望有个儿子,她顺着母亲的心愿,便也渴望有个弟弟。
但那快乐随着弟弟的出生,戛然而止。母亲高龄产子,生产后大出血,撇下她们,去了天国。
后来的很多年,阿霞有时候看着弟弟,会有片刻的恍惚,拿命去博一个儿子,值得吗?
她不是在责怪谁,只是想不明白。
在她周围,嫁人生子是每个女人的命运,她也是在生了女儿后,马不停蹄又生了儿子。
如果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母亲绕不开,她也绕不开。
4
母亲去世那年,阿霞17岁,花朵一样的年纪。
但阿霞的青春里没有花朵,只有荆棘。
父亲早出晚归,家里的活计都丢给了她和二妹,三妹偶尔也帮忙,插秧、割稻、放牛、砍柴、挑水、洗衣、做饭……每天干不完的活。
她是长姐,肩上的担子更重,除了干活,还要像老母鸡护崽一般护着年幼的弟妹,万一没照看好,父亲回家看到了,还会挨打。
她的青春是苦涩的,充满了汗水、泪水以及泥土交织着的味道。
她不喜欢泥土,所以后来她和丈夫赚了一些钱,在县城买了房,装修完毕,就搬离了乡下。
进城五年,阿霞被生活推搡着,挣扎几番,成了一个留守女人。
很难说是她主动选择了留守,还是被家庭要求留守,总之最后,她留守了。
一个人在县城住着三室两厅的房子,日常就是,遛狗,以及喂饱自己。
很多人羡慕阿霞,年纪轻轻就过上了退休老干部般的生活。
阿霞不置可否,嘿嘿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
眼前的生活,她很满足。丈夫顾家,踏实体贴,赚的钱都交给她管,儿女也很懂事听话。
但阿霞时常觉得心里很空。
阿霞不愿像母亲一样,一辈子委曲求全,没享过一天福。
但混吃等死,坐吃山空,也不是她想要的。
没事做,赚不了钱,每天除了睡,就是吃,让她不自在。
她偶尔会怀念前些年跟丈夫外出打工的日子,那时候虽然辛苦,但生活有盼头,花起钱来也更理直气壮。
6年前她跟着丈夫在浙江揽活,丈夫做室内装潢,她当帮手。
那天干活时,她不留神从二楼摔下来,摔得满头满脸血。
送到医院,头部缝了二十多针,肋骨也断了两根,在医院住了近一个月,出院后又休养了半年,才慢慢恢复。
后来她就不怎么出工了,只在出租房里给丈夫做饭,偶尔回乡看看老人。
再后来女儿和儿子先后毕业参加工作,家里经济负担轻了,她也看开了,想歇一歇。
这一歇就歇到了现在。
人闲下来,脑子却不得闲,爱操心和胡思乱想。
尤其失眠的夜晚,她会想起很多事。
母亲去世是一件,她出嫁是另一件。想起母亲,她就会湿了眼眶,想起自己出嫁,她的眼眶湿得更厉害。
5
阿霞是在母亲去世的第二年出嫁的,丈夫比她大一岁,两人是自由恋爱。
阿霞之所以对嫁人这件事刻骨铭心,是因为她出嫁时,连最简单的仪式都没有。
现在想起来,她有点后悔,为什么要未婚先孕?
因为这件事,娘家和婆家差点打起来。婆婆拿她怀孕这事儿耍横,吵到最后,婚事差点进行不下去。
怎么办呢,又不能不嫁。
眼看着她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最后父亲不管了,说你要嫁就嫁,彩礼我不要,嫁妆也一分没有。
1992年5月1日,是阿霞出嫁的日子。
那天阳光很好,路边的金银花开得热热闹闹。但那热闹跟阿霞一点关系都没有。
正是播种季节,父亲一早就赶着牛出门去犁田了,他有意避开这个场面。
家里很安静,阿霞在几个邻居的帮助下打扮完毕,嘱咐了几个妹妹一番,就出门了。
离开时,她回头看了一眼空寂的堂屋和妹妹们惆怅的眼神,心一横,转身就走。
丈夫推着自行车,走得很慢,车把上的红绸花在阳光下鲜艳得有点灼眼。
阿霞穿一身红衣,跟在丈夫旁边,一边走一边嘤嘤哭泣。
眼泪携着复杂的情绪,从她脸颊滑下来,砸进初夏湿润的土路上,悄无声息。
不远不近的,她看见了正在犁田的父亲,他一手扶犁,一手挥舞着鞭子驱牛,犁耙过处,水声哗哗,泥水纷飞。
她停下来,眼泪汹涌。
父亲却一鞭子抽在牛屁股上,吼起来:“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快走,快走!”
阿霞低下头,想起过世的母亲,没有着落的妹妹,还有寄养在姨妈家年幼的弟弟,又想着这场委屈的婚礼以及看不清方向的未来,眼泪流得更紧密了。
4个月后,18岁的阿霞生下了女儿。
女儿是早产,又瘦又小,像只小猫。
满月那天,阿霞见到来送礼的亲戚和妹妹们,先是笑了,后来哭了。
阿霞不记得自己因为什么哭,只记得眼泪流到嘴里,格外苦涩。
两年后,她生下了儿子。
5
儿女一天天长大,阿霞一天天老去。
她像一只圆规,以家庭为圆心,生活的半径永远围着丈夫和孩子转。
坚信自己独一无二的她,生活过得和绝大多数人并无二致。
两年前她把微信名改成了“独一无二”,这是她迟来的叛逆和倔强。
阿霞属虎,今年45岁,和林志玲同龄。
45岁的女明星还是嗲嗲的,满脸少女感,45岁的阿霞马上要升级当奶奶了。
儿媳也是未婚先孕。
但毕竟时代不同,这一次丈夫开着车,带着儿子和彩礼,奔赴千里上门提亲,不过一顿饭,就敲定了婚事。
春节过后,丈夫和儿女先后离家,儿媳也回了娘家养胎。
家里一下子冷清下来。
女儿走的时候,带去了家里的宠物狗卷毛。
阿霞原是舍不得的,但儿媳再过几个月就要回家待产,不希望家里养狗。
她权衡一番,只得让女儿把狗带走。
阿霞爱狗,几年前就养过一只贵宾,叫卷毛。
那年五一假期他们开车出去玩,把狗忘在后备箱,最后闷死了。
她哭了好几天,一个月后,花一千块又买了只狗,跟卷毛长得一模一样。
狗不如故,卷毛死后,她后面养的狗都以卷毛为模本,都叫卷毛。
狗送走了,她心里空落落的。想念卷毛的时候,她会跟女儿视频,隔空逗狗。
她也喜欢唱歌和玩自拍。
歌唱主要对着手机唱,偶尔也和老乡去KTV。
自拍则是随时随地。最近她学会了用自拍杆,拍照热情更上一层楼。
她不喜欢脸上的斑点和皮肉下垂的纹路,所以自拍的时候,磨皮和柔光滤镜要开到最厚,这让她看起来至少年轻10岁。
年轻时,她也是个美丽的姑娘,声音清甜,笑起来眉眼弯弯,像极了唱《祝你平安》的孙悦。
孙悦早已淡出大众的视线,阿霞也被岁月催着,走到了中年边上。
再有几个月,儿媳就要生了。
一家人都很高兴的样子,但阿霞没什么感觉,她说:“奶奶不好当。”
她对当奶奶并没有太大的期待。
到了这个岁数,她自然明白,人活着一天,就要像陀螺一样旋转一天,至于旋转的方向,从来不是她能掌控的。
这是阿霞觉得没意思的原因。
很多事,她无能为力,只能想一想。
她看重家庭,也曾用心经营,日子越过越好,购了房,买了车,生活看起来花团锦簇。
但她中年留守,丈夫和儿女各自奔忙,一年难得相聚几次。
她也看重姊妹亲情,希望家好月圆,一家人齐齐整整。
现实却是,她的弟妹们就像秋后的草籽,一旦长大成熟,就被风吹着,脱离家园和熟悉的土壤,散落天涯,一家人只有在春节才能见一面。
6
五一前夕,阿霞的公公去世了。
丈夫和一双儿女连夜赶回来奔丧。
公公葬礼的第二天,在公公遗物的安置上,她和婆婆发生了争执。
她希望将遗物再留存一段时间,婆婆却要马上拿出去扔掉。
她怒了,一气之下,扔下丈夫和儿女,一个人回了县城。
那天是5月1日,阿霞的结婚纪念日。
她哭肿了双眼。
她在微信上说:“我的心好累。”
她原本计划着五一要出去玩几天。但公公的头七还没过,她又怎么能出门呢。
往后也不行,到时儿媳生产,她要照顾儿媳坐月子,再往后,要帮着带小孩。
出去玩这件事,也许要无限延后了。
我想起采访她时,对她抛出一连串问题,她也用一颗真心来回答,长长的语音发了一条又一条。
但我还是像汪峰一样,对她刨根究底:“你的梦想是什么?说出关于你自己的梦想。”
我相信,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丈夫身体健康、儿女工作顺利,是她心里话。
但我觉得,这不是全部。
果然,沉默了一会儿,她说出了藏在心底的另一个愿望,那是她说不出口的梦想。
她说:“我想坐一次飞机,出去旅游,看一看大海。”(完)
采访/撰文:郭襄说
tips:
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试图剥离掉那些情绪,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尽量客观地讲述阿霞的人生。然而在文字之外,我很心疼她。
当我听到她说“我没有青春,我的青春早已被埋葬了”的时候,我很想大哭一场,很想去到1992年的5月1日,抱一抱她:嘿,不要哭,一切都会好起来。
可是,真的都会好起来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