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暴力,是相对冷处理而言。
我认为冷处理是暂时不予理睬,等待这件事情过去,避免与孩子纠缠不休。而冷暴力是另一种惩戒,就是绷着,故意绷较长一段时间,不理睬T,让T的情绪也受一点影响,体会到别人已经生气了,促使T反省。
早上莫名的作了,不仅不起床还扔衣服,扔枕头。(和一位字友记录的她的儿子一样,有起床气。这个,我能理解接受,也常常常给予拥抱安抚,但是,今天过分了)
我默不作声,瞪着他,故意维持几秒。他避开我的视线。我还是不发一言,走了。
不再催促他。
心里打定注意,反正现在假期,今也不出去,看我怎么对付你。
我在厨房忙。
只听他一声声哼,我不起来,我不吃饭,我就不起来,就不吃饭……
通常这种情况下,我是耐着性子连哄带夸地,使出十八般手段,给他穿衣,洗漱,吃饭,为的是要上幼儿园啊,只求他开开心心的就好。
好在大部分时间都蛮好,就是要抱几分钟。作,是间隙性的,今天逮着机会了,还这么过分,要矫正过来。
哼哼半天,见我不理会,悻悻然爬起来,又干嚎,我不会洗脸刷牙怎么办,我不会洗脸刷牙怎么办……
我还是不搭腔。
他磨到我身边,讪讪地没话找话,你在忙什么,这么早烧饭啦?
我就不理睬,板着脸,严肃地冷眼看他,他一下子闭嘴了。
我对自己说,绷着。
一会儿,听见他自己拿板凳,开龙头,不声不响的,居然自己完成了洗漱。
我已把烤面包机放在他够得着的地方,摆好酸奶,待他出来,只是淡淡的吩咐,去,自己把面包烤一下,吃早饭。
一切都顺顺当当,吃的过程中不时偷偷瞄我,展示他的媚脸。我心里说,他讨好我,说明他体认到我的生气,对他没好处,他在以行动寻求改善。
绷到他吃完,我简单地问,错了吗?点点头。好了,我原谅你了,以后不可以。
再没说其他的话。
有时,沉默为王,真的。
关键要一对一,他才会没退路。或者,多对一的话,多要一致。
虽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百试百灵,但看情况使用会有奇效。
本周,去堂舅公家摘梨,梨没摘多少,帮着装箱很卖力,尤其喜欢在流水线上做箱子,传给下一道。



顺道参观了汽车博物馆,又是最爱动手,改锥,扳手,装配汽车,加油,充电……一项不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