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吃饭吃的不好,可能会有很多因素的影响。

有个邻居家孩子都5岁了,奶奶还在追着喂。孩子手里拿着Ipad,你不喂我就不吃,家长十分纠结,各种担心。孩子也错过了一些最佳的发展时间。
1.
不吃饭的影响因素如下:
01.上一顿吃多了,这顿不饿
02.吃多了零食
03.运动量不够
04.饭菜的口味孩子不喜欢,或者是不适合孩子年龄吃
05.特别的去强调吃哪个菜有营养
06.喂饭
到了一定的年龄,仍然去喂孩子,让孩子觉得这个事儿不是我的事,也就不爱吃饭了。
2.
怎么做比较合适呢?
01.排除身体方面的因素,比如说有些孩子脾弱,消化不良或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
02.要和孩子事先说好,正餐吃好的情况下再吃零食,零食也可以尝试用一些水果或者健康食品替代。
如果完全禁止孩子吃零食,后面一旦放开,会有补偿性行为出现,有个老师家的孩子就是小时候一直禁零食,到了大学之后的第一年就疯狂的吃零食补充曾经的缺失。
03.平时要告诉宝宝不要暴饮暴食。
04.如果运动量不够,可以增加孩子的运动量。
05.孩子在9个月的时候,家长喂孩子吃饭的时候,需要准备2个碗放同样的食物,再拿一个勺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学着吃饭。
到一定时间家长不给孩子自己吃,孩子会抢碗,是因为这时候孩子有自主进食的意识了,不想再被别人喂饭了 。
这时候孩子吃饭,很多孩子会上手抓,把食物弄得满脸满身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体会食物的感觉,然后会去尝试把食物放到嘴里。1岁多到3岁孩子手的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会顺利的过渡到用勺用筷子吃饭 。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会正常进食,不掉到身上。
孩子有自主意识的时候,会对做很多事情感兴趣,想去尝试和探索。这时候家长不要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碰,过了那个阶段,孩子就不想做了,家长又着急了,这孩子怎么什么都不干呢。
孩子想要尝试的事情如果不那么安全的话,大人要陪在孩子身边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如果超出孩子能力范围或过于危险的事情也可以不尝试。
06.如果孩子在某一段时间,比如说一个星期内,他的营养是均衡的就可以,不必纠结于某一天,某一顿饭。
3.
不当着孩子的面向别人说孩子的偏差行为。
如果妈妈常常和他人说:孩子胆小!孩子不爱吃饭!这样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为这样的人。
他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达成结果:他就会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爱吃饭。
积极的暗示,影响力巨大。
语言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如果装作偷偷说给别人听,但又让孩子听到:今天宝宝很勇敢的爬上了绳梯或者宝宝自己吃了一大碗饭。
这样会在孩子心里传递一个信息:妈妈夸我勇敢,明天我要更勇敢。妈妈夸奖我,明天我再吃一大碗。
小结:
了解不吃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
传递正向积极的信息,父母带给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深深的影响了孩子大脑的发展。
如果我所写文章对您有所启发,并且能够用在您的生活中我将非常开心。
我是王九舒,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