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了凡四训 读后感
《了凡四训》立命论和宿命论的差别

《了凡四训》立命论和宿命论的差别

作者: 只有逻辑思维的艺术家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21:51 被阅读38次

《了凡四训》是一本书,作者叫袁黄,号了凡,是明朝的思想家。他把自己毕生的经验写成了书,并作为规劝子弟的家训传承于后世。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徳之效。

第一部分立命之学中,介绍了了凡先生的生平,即先生一生的亲生经历。其中比较特殊的部分在于,他的人生被分成了持宿命论和立命论的部分。这两种人生态度的转变缘起于先生与云谷禅师的交流。

在先生的前半生里,由于他的人生被一位孔先生算定,所有人生的关键节点都在孔先生的数里。因此他抱着一种一切皆有安排的态度走过了许多年,相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后“澹然无求”。

这是一种“宿命论”,相信人生所有的事情都已有先天定数。佛法讲,人在当世之相源于前世之业。一个人出生在何种家庭,有什么样的双亲,在何种环境里长大,都是有业力牵引的。因此,每个人的人生确实有天定之数。这和世上古语所讲,一个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何其相似。从心理学上说,原生家庭会塑造一个人的性格,而这种性格的养成其实也是一种偶然性,也可以和佛法所说的业力相对应。如果人完全服从于这种安排,那么就是受控于命运之手,走完原本已被安排的路程。

而了凡先生由于一种机缘,在禅师处开悟,开始通过向内求转而实现了“立命”的后半生,通过不断行善,积累福报,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数,不仅有了仕途,而且原本命中没有的子嗣也出现了。这展示了通过起善念的方式改变命数的有效性。佛学讲,心随念动,境由心生。不断积累善念,就会有福报,而转化成世上的境就是有功名,有后嗣。这和世上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当人心被善念包围时,周围的环境也会变得友好而柔和,不容易贪嗔痴慢疑,心处在平静的状态下,也总是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好运就接踵而至了。

我们生而有初始值,所有维度都会被设置一个起始点。若非大恶或者大善,凡人通常都躲不过命运的手掌。可是若持续累积善念,命数就不再可测了。是为造命。

相关文章

  • 《了凡四训》立命论和宿命论的差别

    《了凡四训》是一本书,作者叫袁黄,号了凡,是明朝的思想家。他把自己毕生的经验写成了书,并作为规劝子弟的家训传承于后...

  • 2017-05-20

    再读《了凡四训》(一) 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是《了凡四训》的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是了凡先生晚年总结...

  • 了凡四训——立命小记

    四训的第一训就是要立命 《了凡四训》:“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了凡四训》:“...

  • 宿命论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宿命论以及《了凡四训》,思前想后,我其实是宿命论,自从我心智成熟后,进入社会后,因为性格的...

  • 【央视号召全民学习《了凡四训》(全文建议收藏)】

    央视号召全民学习《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全文,一定要收藏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

  • 百遍弟子规与了凡四训 004

    弟子规 100/004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50/00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50/00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50/...

  • 百遍弟子规与了凡四训 005

    弟子规 100/005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50/01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50/00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50/...

  • 百遍弟子规与了凡四训 010

    弟子规 100/010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50/02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50/00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50/...

  • 百遍弟子规与了凡四训 011

    弟子规 100/011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50/02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50/00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50/...

  • 百遍弟子规与了凡四训 009

    弟子规 100/009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50/02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50/00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5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凡四训》立命论和宿命论的差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iw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