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课例
感受, 触摸诗歌灵魂之基础/葛 平
了解诗歌基本常识, 从感性逐步走向理性/葛 平
理解, 触摸诗歌灵魂之关键/葛 平
(见《阅读教学的智慧》)
教学内容
1. 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离我们很近。
2. 通过冰心的 《荷叶 母亲》与 《繁星·一五九》作比较阅读,让学生明 白写诗并不难。
3. 以冰心 《繁星》 《春水》中歌咏母亲的诗歌为例,让学生了解诗歌可以 由某事、某物、某情景、某细节等生发出感慨,抒发情感,表达思想。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刚开学的时候,我在全区六所初中作了一个初一新生诗歌基础情况调研。每所学校抽一个班的同学作为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共有四项:第一, 谈谈你对诗歌的认识;第二,请默写出你所知道的诗歌;第三,老师从你们学习的小学一至三年级的课本中挑选出十首古诗,每首古诗设计了一个小问题, 看看你们对诗歌的理解情况;第四,请同学们写一首诗歌。
参与调研工作的老师用这样的两句话概括了这次调研结果:第一,在同学038 阅读教学的智慧们的眼里,诗歌离我们真是太遥远了;第二,让同学们写诗,那真是太难了。
诗歌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吗? 诗歌真的很难写吗? 如果写,可以写些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几个问题。
02
探讨问题一:
诗歌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吗
1. 请看这样一首诗歌:
弹 歌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宍 (ròu,古同肉)。
断竹,截断竹子。续竹,把竹子用弦接续起来,制成弓箭;飞土,打猎时尘土飞扬。逐宍:“宍”就是 “肉”的意思,箭头射到猎物了。把一个原始的狩猎场面写得生动而有气势!
这是黄帝时代的一首歌谣,距今大约4400多年,是现今最古老的民歌。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接下来是商朝, 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便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朝人刻 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甲骨文”。
【小结】诗歌的出现,在文字的出现之前,与人类的语言几乎同时产生。当然,之后中国的诗歌发展一直都是非常繁荣的,所以,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
2. 请看这样一组诗: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是好宝宝”
“风不吹/树不摇/鸟儿也不叫/好宝宝要睡觉/眼睛闭闭好”
……
———摇篮曲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学前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
“妈妈您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爸爸您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奶奶您别说我小/我会给花把水浇/现在我呀长大了/会做的事儿真不少”
———幼儿园
“大公鸡/oo啼/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ee叫/连声问我 ‘早上好’”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才能有创造”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小学
【小结】诗歌几乎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文体,并始终伴随着我们。
3. 生活中也是处处有诗歌的存在,请举例说说,你觉得生活中哪里有诗的 存在?
参考:
有形的诗:
门联是诗、歌词是诗、旅游时到处可见文人墨客留下的诗句。
无形的诗:
夜游濠河,赏水波荡漾、周边灯光璀璨,这是诗;
登临狼山,观水天一色、水上白帆点点,这是诗;
星期天,你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子一角放置一盆小花,床头 墙壁上张贴一幅小画,你有没有觉得你的房间顿时诗意盎然了呢? 甚至看我们 班的这位小女生,你看她长得眉清目秀、穿着也是清新可爱的,老师禁不住想 说:你好诗意啊!
有人说:生活离不开诗歌,有诗则雅,无诗则俗。
【小结】生活离不开诗,生活中处处有诗。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离我们 很近。
03
探讨问题二:
诗歌真的很难写吗
比较阅读冰心的 《荷叶 母亲》(《往事·七》)和 《繁星·一五九》,回答 下列问题。
1. 比较两段文字的相同点。
2. 比较两段文字的不同点。
3. 从诗歌难不难写的角度得出你的结论,并阐述理由。
荷叶 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 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 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 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 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 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 (hàn)萏 (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 ———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 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 (qī)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 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 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 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参考:
相同点:
背景相同。文与诗材料的来源是同一件事:一个雨天,作者看到一张大荷 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写下此文此诗。
主旨相同。无论是文还是诗,作者都歌颂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不同点:
冰心曾说:“《往事》那就是放大的 《繁星》和 《春水》。”
文体不同:《荷叶 母亲》是散文;《繁星·一五九》是诗歌。
情节不同:《荷叶 母亲》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 结果交代得较为完整;《繁星·一五九》只表达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和因此而产生 的一点点想法。(故意往简单里说,为的是消除学生对诗歌的神秘感、距离感。)
用字不同:《荷叶 母亲》522个字;《繁星·一五九》38个字。
结论: 诗歌不难写。它可以用更简单的材料、更简省的文字、更简短的篇幅 来表达其他体裁能表达的同样的主题,思维可以是零碎的、感叹可以是刹那的。
04
探讨问题三:
诗歌可以写些什么呢
读下面歌咏母爱的小诗,揣摩每首小诗的写作背景,体悟诗人的情感。读后,结合具体的诗歌说一说:诗,可以写些什么呢?
纸 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简析】 对诗人于海上折纸船抛到海里,希望纸船漂到母亲的梦里的这样一 件细小事情的叙写,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之情。
【结论】诗可以记叙一个细节。
繁星·三三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简析】让母亲不要烦心,把忧愁告诉我,让我一起分担,因为母亲是我灵魂栖息的港湾。
【结论】诗可以表达刹那的想法。
繁星·八〇
母亲啊!
我的头发,
披在你的膝上,
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简析】 用 “万缕柔丝”(头发)作为比喻,更凸显出母亲那数不尽的温柔如丝的对作者的爱! “披在你的膝上”,为什么是披在 “你的膝上”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因为作者 (女儿)懂得了母亲的爱,从而做出亲昵的举动! 说明了女儿 对母亲的爱与感恩!
【结论】 诗可以表达作者对某个细节的感慨。
繁星·一〇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简析】也许诗人看到了灿烂的阳光下的一朵小小的花,一朵低头不语的带 有羞涩的小小的花,于是想到花儿其实是应该感谢春光的,因为春光对花的恩慈真的是太多太大了,由花儿的不语让她也许想到了 “大爱不言”吧,于是想到自己,就是那朵小小的花,而母亲就是那春光。
【结论】诗可以由某物或某现象生发出感慨,表达丰富的意蕴。
春水·九七
寥廓的黄昏,
何处着一个彷徨的我?
母亲啊!
我只要归依你,
心外的湖山,
容我抛弃罢!
【简析】冰心诗歌中的母爱总是给人一种包容一切的感觉。在诗人的笔下, 母亲是彷徨郁闷时倾诉的对象。
【结论】诗可以表达刹那的想法。
【总结】
内容上———读着这些小诗,不禁回忆起那一幕幕最温暖宁静的时刻。母爱是多么无私、柔和、美好,而与这样的母爱相呼应的,是女儿对母爱的回 应与反馈。
形式上———短小,用三言两语表达突发的感触、瞬间的喟叹、刹那的思绪、零碎的思想。而这些感触、喟叹、思绪、思想可以是因为事、可以是因为物、 可以是因为景,等等。
05
探讨问题四:
什么是诗
参考:
诗,就是人的内心对外在世界的感触。
六
布置作业
1. 欣赏 《繁星》《春水》中歌咏父爱、颂赞小弟弟的诗歌。
2. 学着创作诗歌。
泰戈尔说过: “如果我能一天写一首诗,我的生命将在一种喜乐中度过。” 那就学着每天创作一首或多首诗歌吧,相信,这样你的生命会多了许多的喜乐。
阅读冰心的诗,联想或观察自己的生活片段,学习用冰心的方式将零碎的 片段、想法、感受表达出来。精心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笔记本,可以设计封面、 内页等,每天写下自己的小感触,隔一段时间我们来评一评,谁的诗集最精美。
【提醒】
不要刻意地正襟危坐于书桌前,明确无误地告诉自己:我要开始写诗了,那样反倒可能写不出来;存有创作诗歌的意识,留意你的生活,留意你突发的感触、瞬间的喟叹并及时地记录下来,那就是诗。
葛平
江苏南通市港闸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