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近于礼

作者: zhys雨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3-28 20:34 被阅读0次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李零先生认为,“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因不失其亲”,这三句都是条件句,只有满足了这三个条件,才能“言可复”、“远耻辱”、“亦可宗”。

信近于义

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同别人约在桥底见面,对方爽约了。尾生却为了守信,一直站在桥底,河水涨潮也不走,最后抱着河底的柱子淹死了。

孔子带着弟子逃难,在宋国遇到一群强盗,强盗要杀害他们,除非孔子发誓不将强盗的位置说出去。孔子答应,逃了出去,然后就去官兵处告发了强盗。弟子不解,孔子反问,跟强盗讲信用不是傻吗?

一个人讲信用,这个是好的,但是你得接近于义。所谓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恭近于礼

在小品《有事您说话》中,小职员抢着帮别人做事,非但没有得到什么,反而被人瞧不起。我们为人处世要恭敬,但也要控制尺度,要合乎礼仪。

再比如,为了体现自己是个热心人,随随便便邀请别人家孩子在自己家住,这其实承担了很大的风险,看起来做了好事,其实没有做到恭近于礼。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相关文章

  • 恭近于礼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李零先生认为,“信近于义”、“恭近于礼...

  • 恭近于礼

    0010.《学而篇》恭近于礼:过分恭敬,反而失礼 0011.《学而篇》居无求安:我该怎么“穷并快乐着”? ...

  •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与人约定,要近于义理,才能如约实践。对人恭...

  • 橘子郡每天读《论语》第13天/共270天

    有子曰:“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李零先生认为,“信近于义”、“恭近于...

  • 论语:信近于义,恭近于礼

    论语:信近于义,恭近于礼 这里讲为人准则 诚实守信是好品质,是种大义 恭为礼,也是一种尊重 但守信尊重也要有原则,...

  • 论语学而篇第十三节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 信:信用;义:合适宜;恭:恭...

  •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论语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春风社《论语》第39集笔记

    擦亮你的眼,辨别小人,自己要学恭,我就是太直了。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

  • 学而第一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由信及义,由恭及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恭近于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as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