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边缘》解说

《成长边缘》解说

作者: JaneyLiang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21:11 被阅读0次

看了成长边缘,让我有些感悟。电影里面的女主看起来负能量爆棚,咒骂整个世界,与身边所有的人都格格不入,感觉有两个原因:有个不称职的妈妈,父爱的缺失。

里面的妈妈因为结婚也早,丈夫的意外去世,所以也没有实现基本的精神独立。最明显的一个表现是把他的儿子也就是女主的哥哥当做丈夫的角色,事无巨细的依赖他。所以这样培养出来的也是一个容易有恋母情结的儿子。

电影里面妈妈表现最糟糕的是在车里那一幕,当她妈妈也看出来女主很伤心也需要安慰的时候,告诉她最好自己安静的呆着,一动不动,她认为其他人的快乐都是假装的。这背后的意思不就是告诉女主这个世界充满了黑暗,其他人也都不幸福,这个世界并不那么美好吗?这样怎么不让人抑郁?

也许妈妈心底是对女主有恨意的,因为她的丈夫车祸去世也有一部分女主的联系。虽然理智告诉她这不是女主的错,但是理智怎么能战胜情感呢?

她妈妈的心里最底层的想法,也许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与女主是抵抗的,没有从心底真正去爱女主,关心女主。大部分想到的只是如何来控制她,让她乖乖听话。所以俩人经常容易争吵。她妈妈对女主的感觉也有无奈和恐惧的部分,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实际上这个女主只是比较有活力,不喜欢被管教,天性使然,本身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过错。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小孩要么打压自己的一部分天性,乖乖听话,变的抑郁,要么变的很叛逆,来反抗压迫。

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小孩通常看起来精力很旺盛,实际上心理很脆弱。叛逆也容易让小孩铤而走险,所以电影里在和妈妈大吵一架后,她去找了平常很少联系的暗恋到对象,结果差点被强暴,这种举动平常她是不会做的。其实要想安抚这样的小孩很容易,就像电影里面的老师,安静的听她说完,然后给她块饼干就好了。叛逆和抑郁常常是并存的,变的在外人看起来神经质,情绪不稳。

现实中经常最终的结果是妈妈和女儿很像,都神经质,有控制欲,缺爱。电影讲了个美好的结局,但感觉这样从小就没学会怎么样爱的女孩,在爱情的道路上注定坎坷。

也许有条规则是对的,谨慎小心,然后善待对你善良的人。

相关文章

  • 《成长边缘》解说

    看了成长边缘,让我有些感悟。电影里面的女主看起来负能量爆棚,咒骂整个世界,与身边所有的人都格格不入,感觉有两个原因...

  • 成长边缘

    所以我为什么喜欢欧美文化呢 Nailde 17岁所想的和17岁的我一样,但是谁能做的却差距十万八千里。就是整个太平...

  • 2019-06-29

    《宇宙与人》里,有这么一句解说词。画面是一条鱼,解说词就说:“这条鱼的祖先因为勇气不足,它在走到陆地边缘时退缩了,...

  • 《在成长的边缘》

    青春总是相似的,那些自以为不为人知的小心事远远不是一个人经历着的。 影视中的女主说,“我感觉自己已经老了,我喜欢看...

  • 推荐电影|《成长边缘》

    (一位懒癌症患者的自我救赎) 好久没写写文字了,来唠唠嗑:昨晚突然萌发想看电影的心,于是在某博主的推荐下找到...

  • 成长与老去的边缘

    有人说,成长的速度一定要比父母老去的速度快。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浑身像打了鸡血,觉得我应该努力我应该好好奋斗趁早给...

  • 在舒适边缘的成长

    你会明白,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

  • 成长=逆人性?努力=痛苦?那些对成长的误解耽误了你多少年

    成长=“逆人性”?努力=“痛苦”?那些对成长的误解耽误了你多少年 樊登读书的创始人樊登,解说了《终身成长》一书,让...

  • 大群|有趣的人

    谁又再练习着独处 多少次成长的深夜 又是谁,颤巍在崩溃的边缘

  • 你为什么读书总记不住?还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知觉醒》读书笔

    1、好的成长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只要在舒适区边缘持续练习,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边缘》解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eh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