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幅裱好的书法横披,我因未能辨识作者的名字,没有贸然买回;可心里还在惦念着,很想弄个明白。
一连几天,感觉自己像个侦探似的。我多处搜寻书画资料,却并没有查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我想: “查不到就算了。”实际上,终究是不肯完全死心的。有道是: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十数天过后,突然有一天,轻闲无事,在自己住处,我翻阅一本刚买到手不久的,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书法集。那集子所选录的书家和作品,整体档次颇高。就在此书十分靠前的一页,我看到一幅草书作品,风格和落款,正与我曾见的横披完全一致。
“太好啦!终于找到了!"我兴奋不已,差点蹦起来。
书上作品的左下角,清楚地标识着作者的姓名和职衔::
谢德萍 中华书院院长 中华书学会会长
而且,“谢德萍"的名字,加了粗线黑框。看来,这谢先生,是位已经过世的著名书法家。既然如此,事不宜迟。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我赶紧打电话,给那在芦邢庄摆书摊儿的老板:“喂,老板你好!最近生意咋样?又收到啥新的字画没有?""客套之后,我才装着漫不经心地问他,“那三幅裱好的字卖了吗?"回答是: “没卖哩。”自己一直悬着的心,这才略微安稳了一些。“你在家不?我去你那再瞧瞧。"“好吧。"
随即,从我住的岔河村出发,骑车不过十分钟,我再次来到芦邢庄那位书摊儿老板的住处。果然,那三幅字还在。再问,依旧是三幅字共一百元的原价不变。又看了两张旧纸币,几本“红宝书"之类,我兴趣都不大。怕万一有同行来,节外生枝,我匆忙付了款,携字速归。
回到自己住所,这才算完全放心。我把三幅字逐一打开,仔细琢磨:,原来,作品的上款是:“亚细亚宾馆惠存",尾署"癸酉春 谢德萍"和签章,证明作品写于1993年春。买下这三幅作品之后,我吸取了上次《红衣达摩图》的教训,没有急于出手。两周后,我弄清了作者的身份和地位。了解到:谢德萍先生不但是中华书院院长、中华书学会会长,他还是中国书协创始人之一,“飞天体"草书创始人,“飞天体"草书研究会会长,在全世界多国搞过个展。在书法界影响巨大。那幅“晓月带风来"的草书,被我以八百元的价格,率先单独售出。而留下另外的两幅字: 一年后,草书“飞天入云”,我以一千元出让。楷书“宁静致远",我则入藏了两年多,售价一千五百元整。一一这两幅作品,都是我的一位老顾客朋友岑先生买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