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认为美食是要经过自己精心挑选、辛劳付出,唾手可得的美食、或是用金钱衡量的美食,却少了一份心境;一份收获的喜悦。于我而言,最难忘不舍得是小时候的那碗鱼干,物是人非、时过境迁,那时候的笑容还在我心间……再也回不去的过往,如今有的是惆怅和感伤……

从小我就在水边长大,与水有情,我喜欢抓鱼、捕鱼、网鱼、钓鱼,却惟独不是很喜欢吃鱼,我讨厌鱼刺,毕竟鱼刺较多的鱼吃的没有那般畅意!记得小时候的我,看见一小水沟里有一条黄鳝鱼,当时我就脱了鞋撩起衣裤伸手去抓它,抓了几次没抓到,忽然看到黄鳝肚子上有红斑;我的乖乖,这那是“黄鳝”分明是条水蛇呀!虽说水蛇无毒,但我一直以为这是条黄鳝哪知道是水蛇;着实吓我一跳!想到这些,感慨万千,最难忘的还是那时捕获一片黑压压的小杂鱼……
儿时记忆的那些年,年年冬至后,寒冰依旧还来;却不知何时几九。年年雪如花冰如玉般洁白,喜欢、怀念那般寒意侵人,家乡的冰雪世界已好久好久没有降临曾经的那片池塘了,或许是少了儿时的烟火,无烟火不浪漫吧!或许更多的是没有儿时烟火下的人情味吧!淡了淡了,便不再赐予冰雪奇缘吧……
记得儿时走在池塘边,会去害怕掉进陡峭的黄泥池壁,池塘边不是榕树却是几棵相依相伴的松树,羊肠小道的池边杂草丛生、缺口似虎牙一摞摞,那时是冬至后的最后几九了,冰化了,门口塘(池塘名)的石板上蹲着几位年轻的妇人在洗着菜;她们叫喊着:“鸣你快过来看,好多的小杂鱼呢!快回家拿鱼网来……”我定眼一瞧,呀!密密麻麻的小杂鱼在聚众取暖……瞧了瞧,我便飞奔回家去。
取了那副网(捕虾记文章里有介绍)带上一小袋米饭和米糠、一个打水桶,便来到了高低起伏错交与池水平齐的石板处;放下网撒下饭粒和米糠。手按住网静置五分钟,期间还有人洗鸡肉;鱼黑压压一片都进网里了。看了一下饭粒快吃的差不多,猛然快速把网提出水面,心砰砰然;迅速把它们提上了岸边,把它们倒进了已经装了半桶水的桶里;倒进后发现桶已经满了!好几斤杂鱼呢!有形态修长的虾虎鱼、有如梭青青的麦穗鱼、有色彩鲜艳红眼的鳑鲏鱼、有体背青灰腹银白的白条鱼,黑压压一片片;收获的喜悦在荡漾……

尔后来回网了几次,都分给石板上每个人去了,我带着网具和满满的鱼获回家去;奶奶看到这么多鱼高兴坏了,马上拿来一个大盘把小杂鱼都倒了进去。奶奶和我一起把杂鱼清洗干净,放进竹篓里滤干水份……
要想做出美味的鱼干,冬至的阳光可晒不干杂鱼,那只能烘干;我来烧火,奶奶在微热大锅里平放每一条小鱼,烧柴火的我在奶奶的教导下熟练于心,美妙的节奏掌控;奶奶不断地在为小杂鱼翻边烘,似在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不知不觉弄完已到了傍晚,该炒菜了,相互配合着、其乐融融。每一次晚饭后趁着大锅的余温,奶奶都会把鱼平放入锅内,盖上木制的大锅盖;闷一个晚上。恰逢天气放晴的时候,就拿出来晒一晒,完美的鱼干成型了,只是要端上餐桌还少了一步爆炒………
依稀记得奶奶炒鱼干的时候,猪油两大勺、葱姜蒜切成小段、酱油少许、青椒三两个、一小碗杂鱼干,红锅化猪油,放入姜片、蒜,炒香捞出;放入切好的青椒大火炒至辣味浓郁放少许盐,尔后倒入杂鱼干翻炒均匀放入捞出的姜蒜,放一勺烧开的井水;酱油少许,再放一勺猪油闷一会。起锅盛入盘中放入葱段即可,美味可口的杂鱼干完成;记得那时光有这碗菜我都至少能吃三大碗饭呢!
就在前天趁着那么多的巧合之下,我也做了一道相似的油爆杂鱼,一样的食材;精心的搭配完美结合,却完全没有儿时奶奶那道爆炒杂鱼干来的美味、香脆,终究是无法超越;也无法去超越。那种无法超越更多的在于:炒好菜了只要奶奶在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拿手捏着吃、可以饿了一个人先吃、可以到处去疯饭熟了有奶奶喊吃饭了、可以吃奶奶那木箱子里的所有好吃的东西、可以吃奶奶最爱的梨罐头,可以可以都可以。只是现在再也不可以了,写到这,泪水已溢满眼眶;那一碗鱼干的美好,而今只有深深地感伤………

乡愁亦惆怅
文/樱月竹鸣
泪惜乡,愁满面。
一念往事起、一念冰雪落……
寒风瑟瑟有人唤、妙事连连有人喜。
今昔,寒风不再。
烈日炎炎也照亮不了心底深处……
总在嬉皮笑脸也挽不回那儿时真至的笑容……
而今,阳光正好,我却难忘那时寒冬……
难忘,那句都可以… 念起便泪满眼眶打转!
这便是我的惆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