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每天最头疼的就是面对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告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老师,他拿我铅笔了”,“老师,他踢了我一脚”“老师......”这些事情,双方都有说辞,都挺委屈的,而老师有时候处理这些问题也无从下手。
其实面对这些孩子,当我们看清他们这些行为的内在原因就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从爱告状的行为看内在
1、这是他们规则意识的萌发,小学1、2年级是是非观念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最容易形成爱告状行为的时候,如果学生在高年级仍然有这样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注意引导。
2、这是孩子对长辈的依赖,自己觉得自己无法独立处理,所以寻求权威的帮助。
3、追求优越感,希望老师给自己贴上“好孩子”标签。
4、人际交往能力弱,所以寻求一种绝对的公平来寻求内心平衡。
当我们了解了他们背后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帮助他们
帮助方法
我们要理解爱告状是年龄特征决定的,不要简单粗暴的去训斥孩子。
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如问孩子:“如果只能你自己解决,你会怎么解决?”
如果遇到那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一句话对付告状的孩子:“谢谢你告诉我”,然后不再理会。
我们还可以巧用道具化解矛盾:比如告状盒,等到专门的一个时间再让孩子念出来,很多时候告状只是那一瞬间的事,过了那个时间,孩子就会觉得没告状的必要了。
当面对孩子问题时,我们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背后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