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和两波朋友一起吃了饭,愉快的聊了房产,企业经营管理和摄影。因为他们知道我调动到了集团的营销管理部了嘛,卖房子是正经工作。我就有点小不忿,怎么,我卖房子看起来有点不正经吗?!我的那些个朋友说,怎么会不正经,只是你吧,之前谈的都是摄影,历史,文学,诗歌什么的,比较纯,现在聊着就到房子,就有点假正经。
好,题外话讲完,说回假正经的家庭资产配置。北上深的房子涨10w块,要比我们一个星期上班6.5天,每天上班12小时,一年涨薪10w来得容易——我说这个应该没什么人反驳吧。那为什么我们有时间加班,没时间学习房产知识或者没时间看房呢?这也好理解,因为人嘛,只看眼前,看关乎自己月现金的收益,按年拿收益(年薪)的人毕竟还是少数。但是,买房在我看来又确实挺简单,它本质上,应该只能算是一道小学的数学题。因为,基本不涉及太多的变量,只涉及加减乘除的定量核算。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要把一个家庭当企业来看。两个人结婚,其实就是一次家庭资产的重组;两个人上班赚钱就是企业的经营,会产生利润;家庭要维持日常开销,就会有支出,因此产生现金流。
如果家庭名下有一套价值1000万的房产,我们就说这个企业的资产达到了1000万。如果这套房子还欠银行200万,我们就说这个企业的负债是200万。负债除以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就算出来了,20%。我们说一个企业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0%,都是相对安全的,最好不要超过70%。负债率超过80%,我们就认为这个企业在经营上是高风险偏好的,比较激进,经营不慎,或者市场发生一些变化的时候,这个企业很可能万劫不复。
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要无债一身轻,就是零风险偏好。企业没有负债,纯靠自身利润的积累实现快速扩张和发展,几无可能。因为在零负债或者低负债的情况下,其实是企业相对应也是收入最低的时候。
我们给投资人做资产配置规划的时候,都会很善意的提醒投资人,适当的增加杠杆。因为负债,本质上是我们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当然,也要适当的做好风险规避,不要让家庭或者企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或者家庭的压力太大,基本也就无心生活和工作,状态会阶段性的降低到谷底,这对人的抗压能力来讲,是一种极限挑战。我们还是以1000万资产,200万负债来举例。如果从合理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应该如何最合理的扩大家庭资产,实现被动收益。
1000万的房产,拿去银行做抵押,大概可以拿出来700万,扣除银行欠款200万,实际到手大概500万。500万资金一分为二,350万首付再买一套房产,在深圳大概能再买到一套1000万的房子。剩余150万,作为未来36个月的月供(为什么是三年?因为深圳的房子限售三年,且在深圳,一般3年就修通了一条地铁,一个片区的面貌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这样的分配方式,就算未来3年这个家庭是零收入,也不会出现断供。这个时候家庭资产变成了2150万,而负债变成了1400万,负债率上升到了65%,对于家庭来说,这个负债率高了。我们说,要把负债率控制在50%左右,因此,我们不要全抵押,只要从原房产抵押中拿出来400万就好了,400万一分为二,300万用于购置新房产(扣除税费大概可以买一个800万左右的房子),100万用于归还未来3年的月供,这个时候总资产变成了1900万,负债960万,负债率刚好是50%左右。
你看,就是这么简单的一道算术题。当然,这个是相对理想状态的,实际上,我们的家庭资产,利润,现金流还有一些其他的变量要纳入进去一起计算。不过,对于工薪家庭来讲,都是细枝末节,也就忽略不计了。你的家庭资产负债情况合理吗?怎么进行资产扩容呢?我们评论区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