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的教育

白夜私语36
389
听一个关于“教育”的讲座,讲得最多的是“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考出优秀成绩来”,好象“优秀成绩”就代表了“优秀教育”。不知道是我们的心态不正常,还是别人的心态不正常,讲座听得非常倒胃口。好象只有考了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其他的教育都不成功。
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讲就是要培养合格公民,而送进大学不一定就是成功的教育,也不一定就培养了合格公民。疯狂的教育才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学习名次,一味的追求孩子学习上的“成功”。 事实上,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正直正常的人应该是教育的基本成功,把孩子培养成合格公民是教育的良好成功。
教育越来越功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中有太多疯狂的教师,在教育中最匮乏的是正直正常的教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教师越来越成为教育中的稀缺人才。
我们猜得都很准:“教育专家”讲座的最后一项就是推销“教育专著”。
390
与哥嫂交流侄儿的学习情况,当着女儿的面旁敲侧击的讲了她学习上的一些问题,从她的表现来看还是有显著的效果,比起平日与她交流的效果来说好多了。平日多是不耐烦或不屑,今天好象是虚心接受了,在行为上也有很大变化。看来这种办法有一定效果。但我隐隐感觉到,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391
这个世上龌龊事情太多了,今天又知道了许多。在教育行业内居然有这种败类,道德败坏到极点,且在我们的身边,你想到那些面孔就会恶心。猥琐、道德败坏、人品低劣、教师群体中的败类,一切恶毒语言都描述不尽那种恶心。
392
同学小聚,总是把自己玩到极疲极累,然后再用两三天的时间调养。释放压力调整身心是一种必要,适可而止张弛有度却是一种必须。然而,人总是在放松时轻易过渡为放纵,人总是这样的玩固不化。这是必须警惕的!
393
闲人闲死,忙人忙死,来个闲人把忙人整死。这是朋友对目前事业单位工作环境的评价,虽说有点以偏概全,却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普通教师不需要这种折腾,不需要这种形式化的资料积累,需要的是从容优雅松紧适度淡泊宁静的育人环境。
394
每个教师组建一个学习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不少于十人,全校一百多个教师,就会有一千多名学生参加;每周活动两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等于让学生参加了每天半小时的课外学习。这是最近在校内筹划并开始行动的事,听起来好像是那么会事儿,但细细一想这还是一场闹剧。
两千多学生,一千多学生参加,从根本上又会变成一个大型的课外免费补课活动,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违背了学生的意愿。另外,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对于音体美教师来说是一个好事儿,对于其他教师来说最有效的“绩效”还是学习成绩,只有把兴趣小组办成免费补课班效果最好。
当然,我们也不要低估管理人员的水平,估计这个计划会做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我们期待一个能够活跃校园气氛展现学生特长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计划。
395
每天徒手游泳也是一种锻炼的好方法:自由泳一百下,仰泳一百下,蛙泳一百下,用头写米字一百个。健身方式很多,健身场所随意,为什么非要把自己捆绑健身馆和健身卡上呢?
396
一面在台上声泪俱下地表白自己对学生的“爱”,一面在台下变本加厉地实施自己对学生的“恨”。这里的“爱”是“大爱无边”爱,这里的“恨”是“恨铁不成钢”的恨。
我有时候在想,某些人也真能表演,看来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397
非常赞赏一个老师讲的:要使老师能够宽容地对待学生,领导也需要宽容地对待老师。
398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这种慢是对孩子长期教育过程的一种期待,也是对孩子整个人生成长过程的一种期待,是对孩子教育效果和教育成果的一种长期的期待。当然,这种慢也应该体现在平时对孩子的点点滴滴的帮助与教育中,慢一点,再慢一点,“教育啊,你慢些走,慢些走。”
399
在遇到困难时,任何人都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急躁、心烦、脾气大、身体局部疼痛等,而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在这种时候更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期待,慢慢地等待,等待孩子通过解决问题来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千万不能跟着孩子发脾气。
如果孩子自己发现了问题,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这一点上看,我的孩子又进步了。能看到孩子的进步的确是一件令人兴奋与高兴的事,虽然这种进步有点慢、有点小,但这种进步本身就是一件艰难的事。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更多的鼓励,更长的思考时间,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对于一个学生如果有这样的进步应该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不畏困难坚持学下去,给孩子更多的思考时间与思考空间,期待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2019年04月04日
黑白之间的教育

图文均为作者原创,侵权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