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七十年代,乡村里虱子真多

六七十年代,乡村里虱子真多

作者: 泥巴一一龙凤楼主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10:57 被阅读0次

“今日头条”里有个有趣的悟空问答:六七十年代乡村的虱子是怎么来的?


固然,这个提问概念有点模糊,应该是在六七十年代,乡村里虱子特别多吧!不过,这话题,引起我的共鸣,引发我的片片回忆。

我的家乡玉溪,现在的乡村一一每一处乡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乡村与城镇已经一样:

环境优美!家家户户楼房既漂亮又窗明几净,人们穿着时尚干净优美!乡村规划合理,充满现代气息!尤其,人们讲卫生,讲生活质量,一个个容光焕发,年轻人多有时髦风尚!

乡村,再不是处处露天的“茅厕”,再不是老鼠叽叽叫,苍蝇满屋飞,臭水沟随处有……

可是,你可知道,你可知道,六七十年代,我的乡村是这样的,这样的……

我这位出生在六十年代乡村的人,耳濡目染,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那年代的虱子,跳蚤,瘪虱……很多很多。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常常见我的奶奶,把内衣脱下来,细心地找虱子。苍蝇在人们身上飞来飞去,蚊子发着讨厌的嗡嗡声……

我晚上睡在木床上,常常身上奇痒。于是母亲便点亮煤油灯,或是打开电灯,或是用手电筒在被子里找跳蚤。跳蚤灰黑微小,却十分精灵,跳得又高又快,很难捉。不过,这小东西咬起人来,使人浑身发痒,身上起一串串红疱,让人奇痒难受。

尤其冬天,我们村里的,巷里的老奶奶们,总是坐在大门旁,在暖暖的阳光下,把衣服脱下来,一个个在衣服缝里找虱子,掐虱子,一双双老手上殷红的血。

我家一个院里的老五奶,常年见她老人家坐在流着污水的天井里,在太阳散碎光影的照射下,不断地,细心地翻找着衣上,裤上的虱子。她苍老的倦容,粗黑的衣物,佝偻的身影,衣缝上一连串的虱子,苍蝇飞来飞去,光影一阴一亮……这,这是六七十年代印入我脑际的一个乡村片段。

其实,八九岁的时侯,我的身上也有不少的虱子。记得一次,干了一上午农活的妈妈累得冲我发火:“都这么大了,还整天只会玩,一点事也不做,就是衣服还等老娘来洗。去,自己去洗……”

于是,她把在外面蹦跳,满身大汗的我抓回家,叫骂着让我把背心(内衣)脱下,让我自己去洗。我到水井洗背心,一边洗一边翻看背心。天哪!我的背心里层,那夹缝中,全是虱子:大的,小的,吃得饱饱的,血红的,饿的瘪瘪的,白生生。尤其,密密麻麻的虱子蛋,一串一串,一并一并。我的内衣上,全是虱子在爬……

虱子真是多啊!真是多啊!

那年代啊!不但人的身上有虱子,鸡的身上也有虱子,狗的身上也有虱子,猫的身上也有虱子,猪的身上也有虱子……尤其,牛身上的虱子,又大吃得又是血红而圆滚。

为什么那年代的乡村里,虱子跳蚤很多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那年代自然环境好,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尤其是寄生虫类。所以在乡村生长的人都会感到:田里庄稼好,野草也长得好。人的身体很健康,至少没什么大病。所以寄生在人与动物身上的寄生虫类,能顺利生殖。那时,天上飞的麻雀,家里飞的苍蝇,蚊子,身上爬的虱子与跳蚤,肚子里还有蛔虫……

其次,那年代乡村少化肥,少农药。这才是关键。君不见田地里随便刨一刨,什么土蚕,地狗,鳝鱼鳅鱼都有。蚯蚓就更多了。那时,乡村人几乎不用杀菌消毒的药物。不是不用,是那年代没有。生病了,不是拖着,就是随便吃片感冒药。那似现在,全是什么杀虫剂,灭害灵……

然后,然后是那年代乡村的卫生设施与条件很差,很简陋。说句实话,我长到十几岁,没有洗过一次热水澡。不过,我常在河里沟里塘里游泳。那时,大人也大概如此。妇女们多是烧点热水简单擦下身子。村里巷里,随处有臭水沟,死鸡死老鼠随处可见。村庄,土墙灰瓦,泥泞灰路。条件差吧!

然后,然后是传播性。虱子会爬,跳蚤能跳,瘪虱会钻。一人有虱子,很快几人会有,许多人会有。一家有虱子,很快便传到几家。几乎家家都有啦!

年轻的朋友们,过去的乡村生活,是不是很差?很不好?

其实,过去的虱子跳蚤,人们看得见,捉得到。对人只是吸点血而已。现在,现在这些小动物,是不是消失了?灭绝了?或是升级了?反正,我几十年没见过了它们了。

不过,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我断定,我好像感到,这类吸血虫,它们还在,还在吸我们的血,让我们浑身奇痒。只不过,这些小东西,妖化了,让人看不到,捉不着。

相关文章

  • 六七十年代,乡村里虱子真多

    “今日头条”里有个有趣的悟空问答:六七十年代乡村的虱子是怎么来的? 固然,这个提问概念有点模糊,应该是在六七十年代...

  • 湖乡记忆(十)

    湖乡的湖泊 湖乡是个纯湖区县,到上世纪的五六七十年代,湖乡还有许多清澈明净的大小自然湖泊,大的有四...

  • 故乡的水库

    村里有六七座水库,都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可惜有的已经干涸了,有的被人为的夷为平地,种植了庄稼,栽了树。 最大而且常...

  • 一,必须离开这里

    建平是矿区附近村里人,这村里的土地都在山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计划经济时代,村里人还种地。现在谁种地?靠山吃山靠水...

  • 阳关稗史

    我的家乡在古阳关旁边,解放前叫南湖,归党河管辖,只设一名甲长,没有乡。解放后设了乡,六七十年代是南湖公社、后...

  • 傻子之死

    六七十年代每个村里头基本都会有一个这样的人,他浑身脏兮兮,逢头垢后衣衫褴褛,每天在村里和圩镇之间徘徊,只为了能够在...

  • 久违的笑容

    1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玉芬家住在县郊的村里,作为幺女的她在家里自然是受宠的。 ...

  • 故事十三———贾鲁河拉鱼

    ——故事十三 ——贾鲁河拉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贾鲁河河里鱼儿真多。每到夏天,生产队就会组织一部分青壮年劳力,带上...

  • 最该诅咒的贫穷

    网上的奇谈怪论真多,有些甚至会变成一种思潮,比如近期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贫穷的怀念。值得注意的是,这可不是对于小时...

  • 记忆

    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里的文化生活很枯燥,顶多就是一月四十县电影队来村里放映一场电影。 当人们还走在从地里回来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七十年代,乡村里虱子真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td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