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越读者》读后印记摘抄(三)——关于哲学

《越读者》读后印记摘抄(三)——关于哲学

作者: 老白日省 | 来源:发表于2019-11-08 22:51 被阅读0次

      人没有不思考的,哲学,即是追求一层比一层更深的理性思考,思考的极致。因此,如果想要透过阅读,能够帮助理性思考,没有比哲学更适合的了。

哲学可以是阅读与思考的终极。

例如笛卡尔的《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个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里他谈到了四个方法,这四个方法是:

1.凡事我没有明确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

2.把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尽可能多的小部分,以便一一处理。

3.设定思考顺序,从最简单到最复杂;

4.任何情况,都要尽量全面的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再得出以上这四个方法之前,他为了受到“理性的驱使,在判断上持犹疑态度的时候,为了在行动上不至于犹豫不决,为了今后能够十分幸运的活着”,给自己定了一套临时的行为规范,有三点:

1、遵从这个社会及法律的规定,在所有的意见中,采取最远离极端、最中道之见,来约束自己。

2、在不明白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时,要跟从或然率。看不出或然率大小时,也还是要做出选择,一旦选择,就要果断坚决,不再犹豫,反复无常。

3、永远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而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

笛卡尔说:“凭着这种方法,我觉得有办法使我的知识逐步增长,一步一步提高到我的平庸才智和短暂生命所能容许达到的最高水平”。这就是就是阅读和思考的终极方法。

哲学也可以是阅读与思考的基础,可以学习观察不同的哲学家对不同的课题,进行怎么样的思考,然后归纳出线索。

我们可以分六步:

1、找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2、在这个主题发表过言论的哲学家里,造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人;

3、只读他主要谈这个主题的书;

4、先通读一遍,在运用不同的方法多次阅读,或诸葛亮式的“观其大略”,或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或朱熹式的“熟读精思”,或苏东坡式的“八面受敌”法。

5、知道他怎么思考、对这个主题,看看影响他如此思考的前任有谁,探索影响的后人有谁(包括赞成和反对的)。

6、沿着这个主题,设法把这一条线的前后脉络整理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也是属于哲学,是从哲学里分家出去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读者》读后印记摘抄(三)——关于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ui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