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到了高考热的时候,如何填报一个好志愿,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成了家长心头最为焦虑的事情。
在中国,大学的这个梯队非常明显。排在第1集团的十来个大学之间也有一些断崖式的差距,清华北大遥遥领先,后面的大学也分为几个台阶,这些学校当然只有学霸才有资格考虑。
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考这12所大学很难,那么该如何在这关键一步做好选择?很多专家学者也给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建议。
有的认为,选高校,要先城市,再大学,最后再考虑专业,因为大城市机会更多,孩子们的视野得到了扩展,学校的影响力也更有利于就业。
有的认为,一定要看未来的发展趋势,选择未来可能热门的就业方向,选择这方面的专业就读。
……
个个说的都有理,家长越听越不知道如何选择。
高考志愿怎么报?
既然从起点看不透,看不清,那么,就让我们从后往前来逆着看。家长的初级一点的想法, 就是孩子在将来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然后呢?
估计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想的更为长远一些。
如何来看孩子的高等教育,需要的是家长自己把人生过得足够明白。
先把自己活明白
在我们的人生中,除了找一个好工作,还有其他的人生维度,这一点我在之前的生命之花中已经提到过。
孩子未来是否足够丰盈,幸福美满,是家长无法左右的。但是家长可以创造机会,培养孩子具备打造幸福未来的本钱,这也是很多家长看重高校的原因之一。
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职业发展是人生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是支撑生命之花的关键,职业发展好坏会影响到人生的其他各个维度,这一点大部分家长都懂。
但是,职业发展仅仅就是找个好工作吗?我们很多时候把职业发展窄化为了找个好工作,其实,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个人的职业发展,可以有更多的可能。除了找工作,可以创业,可以做自由职业等等等等,个人商业模式有多种。
当然,相对来说,找工作是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商业模式,我们就以这种模式为例来分析,具体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
职业是个人和组织通过持续满足对方需求来自我实现的过程,双方最佳状态是互相匹配。
职业发展就是让交换越来越高效,做高价值的动作,整个过程是由一步步的选择和实践共同推动的。
职业发展CD模型
先来看职业的选择
在选择职业的初始阶段,名校光环、热门专业也许确实能够有一点敲门砖的作用,有利于找到更好的公司和更好的平台。
但,选择的真正关键是洞察世界,洞察自己。
你只有看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样的社会分工,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才有可能选对上行的通道。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高手建议优先选择大城市,因为只有站在发展最快的地方,你看到的才可能更多。
你只有看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边界,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才可能选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永远要记得,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别人觉得好的未必适合你。
不管是小白求职定位,还是职场中期的转型,都离不开你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洞察。而这种洞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一点点修炼出来的。只有在洞察的基础上,用好类似三点一线这样的理论模型,才能做出更优的选择。
接着看职场的实践。
进入职场以后,敲门砖作用时效一过,后面的发展还必须要靠个体的能力兑现才行。
能不能实践出成果,推动个人不断地向上向深发展,靠的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的能力,另一部分则是个人的影响力。
个人影响力比较复杂,人脉、资源等等,但你的影响力一定是和你能提供的价值有关,你的价值核心还是要用你的能力来实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就不难得出,个人能力对于职场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个人能力在职场中基本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专业能力,一大块是通用能力。
专业能力和你职业所从事的领域具体相关,而这个专业能力在高校的本科阶段仅仅是接触一个皮毛,想要真正的锻炼提升专业能力,更多是在具体的职业实践中。
通用能力包含自我管理、人际社交、团队管理、业务推动、领导力等等,本科阶段更加注重的应该是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但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忽视了。
能力的获得,和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决定性的关系。不可否认,在好的学校,确实能够接触到更好的老师,更好的资源,但是,能力提升的路径有很多,更关键的是找对方法。这一点,你只需横向的看一看那些功成名就的各路英才就不难得出。
在职场上,不管向哪个方向发展,都离不开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共同作用,只是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级、不同的阶段对能力的配比需求不同。你只有在职场实践中,合理的对能力进行管理应用,比如借助能力矩阵让优势最大化,才能造就未来的发展道路。
当然,除了能力,你必须意识到事物的发展还有概率问题。即便你做对了所有的事情,也未必就一定能够得到想要的。这个话题我们以后再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