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做了一个一对一咨询,自己觉得不算成功,什么问题是清晰的,问题的严重程度经过提问也是清晰的,咨询目标是两个人协商出来的,咨询方案制定也是两个人都同意的,方案的实施也还顺利。但是对于造成问题的原因没有深入探究,是因为我又照搬了自己的图式,关于这一点在当时也是很清晰地意识到了。
后来,经过交流,对方也觉得虽然打开了一些新的思路,自己也有了新的变化。但是,还是有一些小遗憾的,就是在原因分析上没有深入。
我就在想,既然我也有类似的问题,而且虽然我也有一些改变,但是偶尔还是会陷入其中,一定是在原因上需要深入的挖掘一下,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资源可以利用,或者有没有其他的方向可以进行探讨,做一些改变。

前几天,跟朋友相约,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探讨。本来是打算要模拟做一次一对一的咨询。可是刚介入主题,对方就说,这个我不会。我以为他是开玩笑,我就说,你得问我呀,按照咱们学习的套路。
他继续说,我真的不会。
我还是不清楚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继续跟他说,你按照李老师教咱们的套路问就行。
他再次说,这个问题我是真的不会做。
这时,我才明白他是说这一类的咨询他不会做。然后我说,咱们俩这不是探讨嘛,正好我也有这一方面的问题。咱们就当成一个真实的演练。什么问题已经知道了,严重程度,时间、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受损情况,也已经都知道了。现在需要问什么原因,从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三个方面入手。咱们看看怎么问。
然后我们就进入了一对一一问一答。
他问我的年龄,我说已经47岁。他说是不是更年期呀?我突然忘记了更年期的年龄范围,翻看资料,发现45岁到55岁就属于更年期。47岁应该考虑更年期,同时,想到青春期、孕产期、哺乳期都属于特殊时期,有可能会产生相关的心理问题。所以性别、年龄是很重要的生理因素。有没有躯体疾病呢?至少目前没有。那么生理方面的因素就需要考虑更年期的因素。
心理方面的因素包括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经过我们一问一答的沟通。我觉得对我触动最大收益最深的一个提问就是,为什么困也不想睡?这个问题以前自己也想过很多方面的原因,找过各种各样的理由,包括想起了以前的一些场景。但是,此时竟然想到了另外一些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原因,家里有人的时候会好一些,家里若是只有我自己,我会把所有的灯都打开,提前把窗帘拉上,把门锁死,把所有的门都关好,听到楼道里的脚步声会莫名的害怕,为什么?
害怕!

我发现我竟然是越来越胆小,要知道我可是曾经以胆大出名的。我竟然是害怕!
怕什么?
我好像知道我是怕什么了,以前因为是一个人,怕也没用,所以得把自己武装起来,武装的很强大。现在呢?因为各种各样的经历,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不想再压抑了。所以也越来越把自己脆弱的一面表现了出来,只不过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好像是一种症状的形式。
所有的症状都是保护。因为这种外在的症状让我还能活的好好的。症状是有意义的。
当然,还要探索社会原因,包括四个方面:生活事件,生存环境,人际关系,道德习俗。和生活中的某个具体事件是有关系的,和自己的生存环境也有一定关系,和自己的人际关系也有相关性。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做一些工作。其实,自己前期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问题的形成是时间积累的结果,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时间。
给自己时间,不对自己苛求。我想,不急不弃不求大,一天一点改变,总会越来越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