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高中的时候不懂为什么那些作家说人生就是由一座又一座围城所构成,上了大学才渐渐明白“陷入困境、解决问题“再到”陷入困境、解决问题“乃是人生的常态,九年义务教育时我们忙升学、忙考试,上了大学后我们忙实习、忙找工作......人生的玩法就是必须要一路打怪兽升级,虽然到最后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成为赢家,笑傲生活,得到想要的东西。
明明才实习十多天可我已经有了一点厌倦,因为工作内容十分枯燥无聊,我似乎已经能一眼望穿为期3个月的实习期的工作状态:学不到东西,没有活力,一步步等着被资本榨干,当然这也是我在写字楼里第一次见同事们时对他们的印象。
刚开始找实习的时候我很焦虑,因为班上很多同学都去了不错的实习单位,比如人民网、网易、腾讯......短期内巨大的实习压力让我走到了感冒发烧的地步,上一次吃药还是在小学,距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也是这一次找实习的经历让我知道了电视剧里的心病可不是说着好玩的,都是真的,经常会觉得心里有块石头压着,说彻夜难眠都不为过。
记得刚任职的第一天坐在旁边的小姐姐就对我说“这个实习生的工作很无聊的,上一个实习生只干了一个月就走了”,当时我想枯燥无聊对我的性格来说不算大问题,只要能学到东西就好,因为我实习的目的就是学东西,让自己尽早融入社会,只要是一个好的平台,我不在乎是否提供食宿,也可以不要工资。
但是我发现我想的太简单了,企业招人和员工求职一样都会包装自己,特别是包装招聘岗位,一个特别机械的工作都能把它说得高大上,可能底层员工的工作都是这样,没什么技术含量,单纯的就是拼劳动力、靠磨时间。我必须想办法在实习期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因为以我目前的工作内容根本就不可能对所在行业形成了解,我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信息,然后对这个行业有自己的判断。
有同事刚刚搞定落户的事情,这几天在关注刚开的楼盘,打算买房,是一个刚工作两年的男同事,首付几十万,家里没有点底子是支撑不了的。我在落户买房上面一直以来都挺关注,因为我出身在一个小城市,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超级大都市的兴起是一种趋势,这意味着以后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的涌进一、二线或者是省会城市,小地方的人口会不断减少,如当下日本。如果以后要结婚生子就必须要考虑孩子的起点问题,以及作为父母能够为其创造的物质条件。家庭条件不好的话,买房贷款几十年就相当于把自己绑在了房子上,毫无自由可言。
现在回头想一想,大学期间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努力去寻找和自己价值观相似的人,说白了,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找一个毕业后可以去同一座城市共同发展,而三观又相合的男朋友。工作后,交际圈子会比大学期间小很多,能成为朋友的也就越来越少了。如果没有缘分,迟迟未能相遇,面对独自打拼的生活我相信我也能撑得过去,只是会无聊很多。如此一看,近几年相亲软件的兴起还是很有道理。
如果呆了一个月我学到的东西还是很少,我可能会尽快找另一家公司然后辞职,我挺想感受下创业公司的工作氛围,虽然创业公司的体制还没有健全,但是会比大公司有活力。我一直想做一个关于本省创业公司的统计,然后挨个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公司,但因为信息量过于庞大而没有执行,在大二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搜索思维,并从中受益良多。
每天工资的一半要用来消费,实习期间不仅存不了钱而且还要倒贴。在同事的闲谈中了解到正式员工的工资,我算了下,除去每个月的开支后离买房真的是遥遥无期,成年人的生活哪有容易二字。
这个周末竟然睡到了八点半,大概是因为心累。工作后随着各种压力的到来就没有多少时间、精力思考人生了,在这段时间里一定要好好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喜欢什么,虽然年轻人试错成本低,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成本太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