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李清照的到此一游诗《题八咏楼》李清照诗翻译赏析/文澜珊

看李清照的到此一游诗《题八咏楼》李清照诗翻译赏析/文澜珊

作者: 文澜珊 | 来源:发表于2021-01-29 08:31 被阅读0次

今日继续学习李清照的作品,分享一首她的诗《题八咏楼》,这首诗豪放大气,有种心怀男儿志的感觉。

《题八咏楼》

[宋]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八咏楼

我的理解和翻译:

八咏楼,千古流传,风靡至今。江山社稷的事情留给后世子孙们忧愁吧。

(站在八咏楼上远眺,可以看到)河流贯通南方三千里地,气势足以震慑江南十四个州县。

江南水乡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后改名元畅楼,在今浙江金华。始建于南朝时期,由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宋太宗年间更名八咏楼,坐北朝南,面临婺江,楼高数丈。自古及今,先后有众多文人墨客造访赋诗。其中最著名的诗篇,当数李清照所写的这首。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李清照的忧国忧民之心。她的闺怨之词不少,然而,并不影响她心系天下之心。这首诗,再次表明她的心意,并不拘泥于儿女情长。

八咏楼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句诗,气势磅礴,让人不觉想象到眼前,河流纵横交错,贯通千余里,遍布十四州的景象。足可见江南水乡之美,之富庶。

李清照避难金华,也喜欢四处走走,这次到了八咏楼。一位文学家看望另一位文学家的作品,不过这次的作品不是诗词,而是文学家沈约建造的楼阁。想来,也是很有意思的,大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文人的心,也只有文人可懂吧。

没有想到的是,古代的文学家也会客串建筑学家,虽不是沈约建造的,却也是他主持修建的,没准,这八咏楼的设计,都是他绘的图。

这首诗,写出了八咏楼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仿佛在暗讽,江南如此富庶,连水道都这么便利,为什么当局者,如此羸弱?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算了,不去想了,江山社稷的问题,还是让后世的人去烦恼吧,我就好好看看这八咏楼上的景色吧。

忧国忧民又怎样?女子终究还是女子,报国无门。像花木兰、梁红玉这等英姿飒爽的女子,自古也是罕见的。大多数的女子,终究也只能心里想一想。像李清照这样的才女,还能吟诗作赋说出来。很多人,可能连想都没有时间想,为奴为仆地了却余生了,何谈家国天下?

八咏楼上李清照雕像

对比之下,现代的女子,算是幸福的。各行各业都有她们报效祖国的身影。只不过,比古代的女子,辛苦多了。但也还是幸福的多,自由得多。

声明:本文系作者文澜珊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看李清照的到此一游诗《题八咏楼》李清照诗翻译赏析/文澜珊

    今日继续学习李清照的作品,分享一首她的诗《题八咏楼》,这首诗豪放大气,有种心怀男儿志的感觉。 《题八咏楼》[宋]李...

  •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题八咏楼 宋·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赏析 诗的首句“千古风流...

  • 古诗词分享(转摘)

    题八咏楼 宋·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首诗是李清照南渡之后在...

  • 【写作】写有情感的文字

    我所在的城,今日午后,黑云密布,雷声隆隆,空气闷人。 我随手翻开诗集,便是看到李清照的《题八咏楼》。 题八咏楼 李...

  • 詠八咏楼

    登上奇观八咏楼,双溪始见竞风流。 吟诗作曲三千里,后代江山后代愁。 《登八咏楼追记•仿李清照题八咏楼》

  • 每日诵读《题八咏楼》

    题八咏楼 宋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译文 登上八咏楼远望逸情...

  • 题八咏楼【宋.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 新李清照之新诗

    新李清照之美在人间,李上清明来照镜。新诗里头有李清照的诗存在,李清照诗里后人读。

  • 《阑珊集》评论

    “最贞静的女子,最清丽的宋词‘’。这就是《澜珊集》所写的主人公和主人公之作。体会李清照和她的哀愁之诗、情花...

  • 强行安利一波金华

    横店和义乌的上峰,金星和婺女争华处,李清照题八咏楼之城市,叶圣陶游记双龙洞的金华,艾青的家乡,宋濂的故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李清照的到此一游诗《题八咏楼》李清照诗翻译赏析/文澜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mg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