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Pow系统之殇

作者: 亮子wl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20:41 被阅读55次

比特币的POW机制,以及区块大小限制,决定了必然出现矿霸,以及路线之争。导致的后果,是它市场份额的降低。

POW带给了比特币去中心化,可以说人们相信比特币的价值,是因为挖矿。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这种机制有它天生的不足,在幼儿期还没有显现,但随着比特币体量变大,越来越多问题开始浮现:

一、矿霸的出现。

由于这是一场全球算力竞赛,硬件便宜电费最低的地方就会成为挖矿最集中的地方。事实上,中国占了比特币挖矿份额的70%。规模化和专业化让挖矿成为了一门产业,而矿主的利益也让他们成为了比特币社区里重要的意见团体。中心化的矿池会产生51%攻击的风险,即使这种风险是假设的。

二、电力消耗的极限。

随着挖矿人数的增多,总难度也在不断地增加,区块链升级的压力永远存在,挖矿和全节点运行要依赖于硬件和网络设备的提高。

据相关报道,全球开采比特币使用的电力比塞尔维亚消耗的还要多。按照这种增长速度,到2019年7月,所需的电力将比整个美国需要的还要多。甚至到2020年11月,它所使用的电力将比当今整个世界的都多。这种增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三、手续费问题。

比特币有四年产量减半的规定,当比特币的价格接近成本时,手续费会成为矿工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区块大小限制产生的网络拥堵,现在手续费已经高达20美金)。但core团队不愿意扩容,他们的闪电网络将把大量的小额交易手续费带离区块链,会使得链上打包交易的减少,从而导致链上手续费越来越高。

手续费居高不下,用户很可能就被抢走了。放到现在看,就像比特币的用户被其他竞争币抢走了一样(以太坊的活跃地址数量已经超过比特币)。比特币和黄金不同,如果没有使用,没有新的用户,用比特币来储值都是不靠谱的。

四、用户对闪电网络的认可程度。

作为电子现金系统,中本聪认为比特币的支付应该是中性的,不论是任何交易都要并行不悖。但闪电网络类似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如支付宝。如果公司被政府监管,第二层网络被断掉了怎么办?用户相信比特币,是因为它有一个健康的挖矿生态系统,即去中心化的POW工作量证明。

五、pow机制会使量子计算机发动51%攻击成为可能

量子物理就是叠加态(Superposition),是说一个系统可以同时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的叠加中。英特尔最近公布了20位的量子计算机,达到目前商用CPU水平。今年很可能研制出45位,超越超级计算机。当实现操纵50个量子比特,就实现了“量子称霸”,计算能力超过全世界电脑计算能力的总和。

虽然国家或公司大概不会用这种武器来破坏比特币,但只要这种可能性出现,就会导致人们对比特币安全性的担忧。POS权益证明的设计机制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因为奖励不是根据计算能力,而是根据持币数量和持币时间发放的。


因此,可以看出,pow的这种竞争奖励机制和比特币出块时间、区块大小、每四年减半的限制,使得矿工面临不断扩展区块大小的选择。当core团队选择不扩展区块,推出闪电网络后,就意味着矿工的未来收益递减,或他们选择提高手续费,但这意味着链上交易用户人数的减少。最后,它还面临未来量子计算51%攻击的威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特币的Pow系统之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uk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