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书全鉴(10)

素书全鉴(10)

作者: 长贵 | 来源:发表于2022-04-08 21:12 被阅读0次

              正道章第二

      最有效的人生韬略是守正

纵观历史,那些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所以黄石公说“守正”才是做人的关键。

            道德的力量足以威服远方

【原典】

德足于怀远。

【张氏注曰】

怀者,中心悦而诚服之谓也。

【王氏点评】

善政安民,四海无事;以德治国,远近咸服。圣德明君,贤能良相,修德行政,礼贤爱士,屈己于人,好名散于四方,豪杰若闻如此贤义,自然归集。此是德行齐足,威声伏远道理。

【译释】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足以使远方的人心悦诚服,前来归顺。

“宽能得众,惠能使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同样适用于今天。

《六韬》中说:“利天下者,天下启之。”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如果把民生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那么人民就会真心拥戴他,国家也会繁荣昌盛。

同样,一个公司的领导者,具有高尚的品德,管理中就会做到公平公正、大公无私。他便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人才,使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

一个道德修养足够高,待人接物谦虚谨慎、和蔼可亲,他会爱自己、爱家人以及爱天下人。这样的人会好名远扬,身边聚集许多同频的人。在现代网络时代,这些人即便不是刻意的去追求,却更容易取得事业的成功。

    至诚守信能够统一不同人的认识

【原典】

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

【张氏注曰】

有心有为,而众人宣之,则得乎众人矣。天无信,四时失序;人无信,行止不立。人若至诚守信,乃立身成名之本。君子寡言言必忠信,一言议定再不肯改议、失约。有得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心。一异者,言天下之道一而已矣,不使人分门別户。赏不先于身,利不厚于己;喜乐共用,患难相恤。如汉先主结义于桃园,立功名于三国;唐太宗聚义于太原,成事于隋末,此是义足以得众道理。

【译释】

一个人的信义昭著足以影响别人对事物的认知,从而达成统一的意见,获得众人的支持。

诚实守信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立足的不二法门。

诚信是无价的。有人可能会因为诚信损失眼前的一些利益,但换来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信任,收获长远的利益。

当今社会,太多急功近利的人,为了利益言而无信、出尔反尔,也许暂时会得到一些利益,失去的却是珍贵的信用,最后在社会上变得举步维艰,被人所唾弃。

越是物欲横流的的社会,诚实守信越是弥足珍贵。真正那些成功者或是做大生意的人都是讲信用的人。

相关文章

  • 素书全鉴(10)

    正道章第二 最有效的人生韬略是守正 纵观历史,那些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所以...

  • 素书全鉴

    (东篱子解译,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一本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改变中国封建历史的进程。 这本书就是《素书》,这...

  • 素书全鉴

    道是人必须遵循的最高法则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张氏注曰】 道之衣被万物,广矣、...

  • 素书全鉴(4)

    做个有慈惠恻隐之心的仁者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所成。 【张氏注曰】 仁之为体如天...

  • 素书全鉴(3)

    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原典】 徳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张氏注曰】 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

  • 素书全鉴(6)

    时刻践行礼的规范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张氏注曰】 礼,履也。朝夕之所...

  • 素书全鉴(5)

    以道义为准绳方可立功立世 【原典】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世。 【张氏注曰】 里之所在,谓之义;...

  • 素书全鉴(11)

    要善于以古鉴今 【原典】 才足以鉴今,明足以照下,此人之后也。 【张氏注曰】 嫌疑之际,非智不决。...

  • 素书全鉴(9)

    道的修养超乎一切 【原典】 是以其道足以高,而名扬于后世。 【张氏注曰】 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

  • 素书全鉴(7)

    要想成功立业就不能五缺其一 【原典】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张氏注曰】 老子曰:“夫道而后徳,失德而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书全鉴(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fu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