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赏析

作者: 听风者也 | 来源:发表于2019-08-20 23:48 被阅读3次

沈佺期(约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高宗上元二年(675)中进士,曾任给事中、考功员外郎,因贪污被劾。武则天时,依附张易之,张被杀,他流放灌州。流放时期的作品则多对其境遇表示不满,写出了一些好的作品。中宗时召回,为起居郎,兼修文馆学士,官至中书舍人,开元初去世。他和宋之问齐名,都是唐初重要的诗人,时称“沈宋”。他和宋之问不但生活经历相似,诗歌创作倾向也相近似,多粉饰升平的应制诗,也有一些较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沈、宋的主要贡献在于总结了六朝以来诗律的成就,促使五、七言律诗形式的成熟。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释

郁金堂:以郁金香和泥涂壁的房子

堂:一作“香”

海燕:燕的一种,又名越燕,紫胸轻小,多在堂室中梁上作窝

玳瑁:以玳瑁为饰的屋梁。极言梁的名贵精美

砧:捣衣用的垫石

辽阳:指今辽宁大辽河以东之地。唐时置辽州,派重兵驻守,为东北边防要地

白狼河:在今辽宁省境。丹凤城:这里指长安

谁为:即“为谁”。“为”一作“谓”

更教:一作“使妾”

照:一作“对”

流黄:黄紫相间的丝织品,这里泛指衣料。

鉴赏】这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写少妇怀念久戍不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少妇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

诗人描写别离相思,以海燕双栖起兴、从环境气氛的渲染中表现思妇孤独的心情。首联“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以重彩浓墨夸张地描绘少妇闺房之华美,连海燕也双双飞来安栖。这里暗用比兴,少妇看到海燕双栖双飞的柔情密意,又听到西风吹落叶声和频频传来的捣衣声,进一步勾起少妇心中的愁绪,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十年征戍而“音书断”,叫人怎能不忧虑、担心?在这惴惴不安中,寒砧声声、秋叶萧萧,叫人如何人眠呢?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竟也来凑趣,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加愁。

前六句是诗人充满同情的描述,到结尾两句转为少妇愁苦已极的独白,她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了。

总体概述

  诗作将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密切结合,境界广远,气势飞动,“海燕双栖玳瑁梁”烘托“卢家少妇郁金堂”的孤独寂寞,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成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的思念忧愁。尾联“含愁独不见”明写“愁”, 似前六句之总结,而“明月照流黄”句,少妇的闺怨更翻进一层,更显得余韵无穷。全诗音调流利,读起来给人一种“顺流而下”之感,虽从古乐府中脱化,又是完整的七育律诗,所以沈全期对七盲律诗成熟的贡献于此可见。

相关文章

  • 《独不见》赏析

    沈佺期(约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高宗上元二年(675)中进士,曾任给事中、考功员外...

  • 赏析《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亿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知含...

  • 独不见

    沧海白云边,水深波浪阔。 杨柳飞絮雪,而今又依依。 翩跹步踯躅,辗转难回返。 孤帆一雁来,伊人独不见。

  • 独不见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 独不见

    李太白有诗云:“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取的是乐府《杂...

  •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

  • 独不见你

    我想偷偷看看你苍郁的树荫下数次徘徊焦灼的望着人来人往独不见你 我只想望你一眼在滂沱的大雨天为你撑伞我已卷起了裤腿做...

  • 《詩.书》欣賞.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

  •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滞雨 唐代·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赏析 这首《滞雨》是一首羁旅诗。“独在异乡...

  •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原词、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生查子·独游雨岩辛弃疾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不见》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lv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