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相与悲伤》这篇日更里,我提到由生命的真相而感受到的深切悲伤,却未提及真相是什么,所以后续几篇会就此聊聊一己之见。
今天聊聊『选择』。
关于选择的真相,我想说,人根本没有选择。
扩展一下,也即,人从未绝对自主地做过任何选择。
是的,在如今这个温饱不愁、信息爆炸的时代,看似我们的选择项也随之爆棚。但朋友们,别忘了,选择困难症也随之爆发。如毕淑敏所说,‘太多选择’跟‘没有选择’没什么两样。
抛开选择困难症,什么是绝对自主选择权呢?
拿婚姻来说(因为婚姻几乎人人迟早都会触及,具有普适性),在选择之前,至少人得享有知情权——即,了解婚姻的好与不好,把这二方面公正地摆在眼前。
可没有,这个最基本的权利往往被不知不觉给剥夺了,扭曲了,被父母,被舆论,被传统,也被自己。
父母亲朋会在适龄男女耳边不停聒噪,不成家,到老了,无依无靠,怎么办?
主流视频、电影、小说里总是播着甜腻的二人世界,孤苦的单身生活。
传统看似寂静无声,却早已沁入文化骨血里。传宗接代,成家立业,齐家先于治国平天下。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在它的如包拯般铁面无私的维护者与执行者面前,可容不得半点商量的余地。
人自己,对于婚姻也抱着一种救赎心理——似乎通过婚姻,通过另一个人,就可以使人生来个大翻转,实现逆袭。至少不用再像父母那般过活,至少可以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过自己梦幻般的独立生活。
所以,你看,外在教育与内在幻想像一对翅膀,架着『知情权』飞走了。
在此情况下,人能求助的,惟有『经历』了。
于是,人“被迫”走入婚姻。经历过婚姻里的挣扎,总算认清了它的真面目——幸福与痛苦,笑容与泪水,其实各占一半。
通过经历,人得到了事后经验。对所选项、对外在教育所推销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自我认识。
当一个人懂得用心灵进行筛选时,他才真正开始长大。
然而,人生无法重来,你无法再带着『经历』解救回来的部分『知情权』,重新坐到上一次选择的座位上。
你所能做的,只有带着这部分『知情权』,坐到下一次选择的座位上。
如此,一次次重复着,直至拼凑出完整的『知情权』——所选项的二元性全貌。
最后一次,当你拨开噪音,听从心声而作出抉择,我想,这便是于你而言,正确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