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为何?

作者: 猫猫姐姐玉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12:18 被阅读0次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公元1127年,也即北宋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军南下,攻取了北宋的首都东京。金人在破城之后,册张邦昌为帝,建立了傀儡政权“大楚”。 

      抗金名将岳飞将此次事件称为“靖康之耻”,“靖康耻,犹未雪。”史上有人也将此事件称为“靖康之乱”、“靖康之难”,“乱、难”二字与“耻辱”之“耻”可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个在说一次事件,一个说的是事件带来的直观沉重的影响。

      “二十六日,国相令宋使李若水入城,谕勿播迁。

      宋遣使至寨哀恳,国相令回奏少帝,速请道宗出城。曰:‘此非臣子所宜言。’国相怒云:‘尔家太上事事失信,弗亲出城,便须出质妻女,此外更无计议。’”(《南征录汇》)

      《南征录汇》中记载“出质妻女”四字,古代历史上,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众多“出质”到别国的先例,不过“出质”的大多是一国之公子、太子,比如发动长平之战的秦昭襄王、策动五国伐齐的燕昭王、一扫六合的秦始皇,战国时期,列国频繁互质,是为常态。不过,单只出质妻女,还是在距离一统天下多年之后的宋朝,就实非常态了,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变态”!

      搜索“靖康之耻”出来的词条大多都言“金人北撤,掳走徽、钦二帝、赵氏皇族、妃嫔、大臣等三千多人”,此等说法,似乎可以合理地将一众大臣、女眷“出质”遭受甚至惨无人道的凌虐都归咎于破城而入的野蛮的进攻者——金人。可是,如若宋强,哪得遭受来自金人的如此奇耻大辱!

      “十二月初二日,宋主上降表,礼成,请退兵,愿献世藏珍异,一应女乐。

      二十二日,萧庆奉二帅命,与宋臣吴开、莫俦等议定事目,令少帝手押为据:

      一,准免道宗北行,以太子、康王、宰相等六人为质。应以宋宫廷器物充贡。

      一,准免割河以南地及汴京,以帝姬两人,宗姬、族姬各四人,宫女一千五百人,女乐等一千五百人,各色工艺三千人,每岁增银绢五百万两匹贡大金。

      一,原定亲王、宰相各一人、河外守臣血属,全速遣送,准俟交割后放还。

      一,原定犒军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须于十日内输解无缺。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南征录汇》)

      宋朝因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始,因对得权之由而惧由此失天下,故而对武将不信任而杯酒释兵权以及进行军事阉割,从而导致冗兵、冗官、冗费。

      军事力量不强,所以在与金人的对战中,总是兵败:

      “初十日,我军败康王于开德、兴仁、濮州。

      十二日,又败康王之兵于南华,摧其将宗泽、权邦彦车阵。”(《南征录汇》)

      财政开支入不敷出,国库空虚,金人贪婪,拿不出银钱,只得按金人之数送上妻女、宫女等:

      “十一日,宋官上举张邦昌状,孙傅、张叔夜不签书。午后,朱皇后、太子、公主等出城,安置斋宫。搜出王妃、帝姬四人,津送刘家寺。”

      “皇子语太上曰:“设也马悦富金帝姬,请与之。”太上曰:“富金已有家,中国重廉耻,不二夫,不似贵国之无忌。”国相怒曰:“昨奉朝旨分俘,汝何能抗?”(《南征录汇》)

      苟活之下,礼义廉耻皆不复重。

      “十三日,开封府申解金银表缎并郓王姬王氏至刘家寺。王氏自尽,年十六

      十六日,帅府令妇女已从大金将士,即改大金梳装,元有孕者,听医官下胎。

      二十日,信王妃自尽于青城寨;各寨妇女死亡相继。

      二十五日,仁福帝姬薨刘家寺。

      二十八日,贤福帝姬薨刘家寺。”(《南征录汇》)

      既为“出质”,元有孕者,何须“听医官下胎?王氏、信王妃何须自尽?仁福帝姬、贤福帝姬为何短时间内就薨逝?

      由此观之,“靖康之耻”如何“不耻”。奈何纵是岳飞,也终未雪得了这“靖康耻”······

相关文章

  • “靖康之耻”为何?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宋元盛衰04/10|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是指发生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

  • 靖康之耻

    靖康耻 靖康之耻,汴梁陷落,徽宗父子被金人俘虏,赵构南渡重建流亡政府。靖康之耻,非亡于战,实亡于彷徨。 “和战之议...

  • 靖康元宝的介绍及其收藏价值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说的是靖康之耻,那“靖康之耻”究竟有多惨呢?...

  • “靖康之耻”

    我发现对于我这种常人,即平常人一枚,很多历史知识都不是来自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而是各种小说、电视剧,就譬如说,我今...

  • 靖康之耻

    正当金将宗望被迫退兵的时候,种师道向荣钦宗建议,趁金兵渡黄河之际,发动一次袭击,把金兵消灭掉。宋钦宗不但不同意...

  • 读“靖康之耻”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这首诗是宋徽宗被金国掳到北国时所写,他与钦宗...

  • 风骚榜(2018-12-22更新)

    上榜絮语: 宋人多金亦多耻,燕云之耻始,靖康之耻继,崖山之耻终。瘦金者,岂止“受”于金? 不见江山句得我心,又...

  • 靖康耻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

  • 靖康之耻到底有多耻?

    今天看了一个关于靖康之耻解说的视频,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被这个视频刷新了我的认知。 我记得第一次听说靖康之耻是在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靖康之耻”为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ns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