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考试学习
读书笔记 | 《如何想到又做到》—— “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读书笔记 | 《如何想到又做到》—— “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作者: 傻宅一生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00:14 被阅读768次

1. 基本信息

书名:《如何想到又做到》
作者: [美] Sean Young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原作名: Stick with It:A Scientifically Proven Process for Changing Your Life-for Good
译者: 闾佳
出版年: 2018-10
媒介:电子书
方法:观其大略(可选项:不求甚解 & 观其大略 & 熟读静思 &八面受敌)
开始:20181118
结束:20181120
用时:3.5小时
地点:车上+家里
豆瓣评分:★★★★ 7.8分 39人评
我的评分:★★★★ 推荐
我的简评:
现在中文教程都流行 “XXX的多少种武器”、 “XXX术”、“XXX法”、“XXX计"、“XXX秘籍”、、、
如果直接翻译原著,应该叫作《坚持:科学证明的方法很好的改变你的人生》,一本关于怎样让人坚持做事的书。干货不多,案例一般。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推荐阅读。

2. 内容简介

● 媲美《影响力》的行为改变科学,通过3种行为分类、7大武器组合带来持久改变,告诉你无需意志力,就可达成目标、实现成功的极简方法。

● 行为可以分为:自动行为、冲动行为与常见行为。平时,这三种行为交织在一起,人们很少将其分开,而要想真正改变行为并将新行为坚持下去,前提就是要搞清楚这三种行为真正的区别所在。

● 达成持久改变需要利用7种武器的力量。这7种武器分别是:阶梯模型、社交磁力、要事为先、极度容易、行为在前、致命吸引与反复铭刻。掌握这7种武器,你就相当于拥有了将改变坚持到底的密钥。

● 不同的行为类型,需要不同的武器支持。要坚持的行为越复杂,要用到的武器就越多。使用的武器组合越丰富,行为改变的效果就越好。

● 《华尔街日报》销量榜榜首,亚马逊非虚构类畅销书亚军,《今日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更受欢迎的本版书。

● 《影响力》作者西奥迪尼夸奖本书作者做到了其他行为科学家没做到的事;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钢铁教授”乔纳•伯杰对本书内容备加推崇;谷歌更推崇的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称本书能够拿来即用;认知行为专家埃米•莫林,《福布斯》全球50位人际关系大师之一乔丹•哈宾杰,企业家、知名主持人盖尔•艾伦等众多心理学、管理学大咖一致推荐。

● 拥有媲美《影响力》的行为科学法。《影响力》强调迅速说服,《如何想到又做到》强调持久改变;《影响力》的6大武器带来心理改变,《如何想到又做到》的7大武器带来行为改变。行为改变在先,心理改变在后;迅速说服制造“好的开头”,持久改变锻造“好的过程”,两者相加即成“好的成果”。

● 脉脉创始人&CEO林凡,壹心理创始人&CEO 黄伟强,有书创始人&CEO 雷文涛,“趁早”品牌创始人、畅销书作者王潇,下班加油站创始人、畅销书作家 张萌,“新自我管理”教练、战拖成长学院创始人高地清风,行动派在线教育产品官、国民阅读课-洋葱阅读发起人彭小六,《刻意学习》作者、持续行动社群Scalers Talk成长会创始人 Scalers盛赞推荐!

3. 作者简介

肖恩•扬 Sean D. Young

● 行为科学领域新一代权威人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加州大学预测技术研究院创始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字行为中心创始人。

● 肖恩•扬擅于将心理学、医学、商业与科技领域的成果结合起来,并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帮助预测和改变人们的行为。他曾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任职,还和英特尔、Facebook、思科公司等多家跨国企业长期合作,帮助这些企业更准确地预测和引导用户行为。

● 肖恩•扬是 “做什么都成功”的多面手。炒股成了股神,玩乐队差点加入林肯公园,卖保险成了销售第1,为NASA的宇航员设计训练程序,为斯坦福商学院的学生教授MBA课程,还为南亚乡村地区建立了一个提供健康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帮助了超过15万人。

4. 阅读前的思考

为什么读这本书?带着什么问题来读这本书?

看完书籍简介,作者简介,目测是一本好书。
作者提供了一个科学证明的,能够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方法,是什么呢?一起看看。


5. 总结

5.1 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从读者的角度思考)

如果直接翻译原著,应该叫作《坚持:科学证明的方法很好的改变你的人生》,一本关于怎样让人坚持做事的书。

5.2 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从作者的角度思考)

5.3 概念收集卡(本书提出了什么新的概念?)

“SCIENCE”模型

  • “SCIENCE”中的字母分别代表阶梯(Stepladders)、社群(Community)、重要性(Important)、容易度(Easy)、神经记忆(Neurohacks)、吸引力(Captivating)、铭刻(Engrained)。

实现持久改变的两步模型:

● 第一步,确认你想改变的行为是A类、B类还是C类;第二步,运用改变这类行为所需的武器。
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会得到一张针对你想要改变的行为量身定制的路线图。

先快速回顾一下促成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1. 阶梯模型:实施非常小的步骤,使用步骤、目标和梦想的模型。例如,如果你正在为新公司做目标规划,别打算在本周末之前就锁定第一位客户。这或许只是个梦想,不妨先设定较小的步骤:这星期先会见3名潜在新客户。
  2. 社交磁力:加入那些正在做你想做之事的人的队伍中。社会支持和社会竞争能促进行为改变。
  3. 要事为先:改变要想持久,请确保这是一件对你真正重要的事情。
  4. 极度容易:让事情变得更容易做。如果事情容易做,人们就会去做;如果不容易,你就很难坚持。
  5. 行为在前:意识爱捉弄我们。掌握它捉弄你的窍门,为你所用。例如,按照富兰克林的建议,促使他人为你做件充满善意的事,赢得新的朋友。
  6. 致命吸引:对于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如果能得到奖励,你就会坚持做下去。
  7. 反复铭刻:反复做某事。大脑会因为重复和一致行为给予你奖励。

行为分为3类

  1. A类行为——自动行为
    “如果你想改变自动行为,不妨使用“极度容易”和“反复铭刻”的武器。如果可能,“行为在前”和“反复吸引”也用上。借助其他可以改变有意识行为的武器,益处不会太多,当然,也不存在坏处。”
  1. B类行为——冲动行为
    冲动行为接近于自动行为,这意味着改变冲动行为和改变自动行为所需的力量非常接近,即利用极度容易、行为在前、致命吸引和反复铭刻这几种武器的力量。但由于人们在做冲动行为时是能觉察到的,所以,另一些需要运用觉知的力量也能派上用场。
  1. C类行为——常见行为
    改变常见行为需要使用更多人对所作所为有意识时使用的武器
image

你可以把这3类不同的行为视为3类不同的问题,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改变A类行为、B类行为和C类行为,要用到不同的工具和计划。
A类行为、B类行为和C类行为的区别在于,人对它们有多大的意识控制力。一般而言,为一种行为投入的有意识想法越多,它就越容易被改变。

5.4 行动指南卡(你将如何应用本书的知识?)

5.5 接下来要去追查的是什么?(是否继续深挖)

5.6 作者推荐的书籍

5.7 作者提及的书籍 | 文献 | 电影 | 音乐

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也没有告诉我们究竟该怎样改变自己的行为。

查尔斯·都希格的《习惯的力量》和格雷琴·鲁宾的《比从前更好》都分享了关于习惯的有趣故事,比如咬指甲、一下车就会锁门等我们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重复做的事情。但他们所说的习惯仅占人类行为的40%,对于剩下的60%,这些书未做任何解释。论述动机的书籍也有很多,可建立在科学验证基础上的却很少。

6.内容快览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 关键词笔记 |

温馨提示:
以下是我的阅读笔记(嚼过的口香糖),是书中的一些原话,和我跟这边书的交流。更多精彩,请阅读原著哦~!

前言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到做不到

查尔斯·都希格的《习惯的力量》和格雷琴·鲁宾的《比从前更好》宣称,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奥秘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然而,它们的理论基础只建立在一项研究上,这项研究认为,习惯占生活和工作行为的40%。我们的行为中还包括另外的60%,那么该拿这部分怎么办呢?前人的智慧也未能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告诉你的答案是,要改变你本来的样子。

改变性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个人都有一套一辈子都不会改变太多的核心人格。好在要做出持久改变,你不需要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做出改变,只需要了解持久改变背后的科学,并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行动步骤就行了。这就是本书想要实现的目的。

过去15年,我跟科学界的一些顶尖人物合作,确认了在任何环境下实现持久改变的7种心理武器。

本书提供了经过科学验证的设想,只要按照需要把它们运用到工作或生活当中,便能帮助你实现或大或小的目标。

前人只告诉了你要改变,但是并没有告诉你怎么做。这本书将介绍作者过去15年里科学研究证明有效的方法。

第一部分 7种武器背后的科学原理

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以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对抗为达成持久改变而做准备

坚持到底背后的科学

研究表明,有7种心理武器支撑着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将预定计划坚持到底。利用的武器越多,坚持做事直至达成目标的概率就越大。

那要怎么样才能让人继续做下去呢?

以前失败的方法:改变人格
一如前人所说,要改变你的个性。要变得像那些具有非凡意志力的人一样,发展自身,激发自己对某件事情产生强烈的渴望,如此一来,你将克服一路上的所有困难。这类建议试图改变人,而非人做事的过程。但不同的人始终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核心人格。 这种人格贯穿一生都不会有太大变化。

作者提供的方法:要做出持久改变,你不需要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做出改变,只需要了解持久改变背后的科学,并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行动步骤就行了。

这就是本书的主旨:让你了解持久改变背后7种武器的力量,以及怎样运用我的“SCIENCE”模型去满足你的具体需求。

“SCIENCE”模型

  • “SCIENCE”中的字母分别代表阶梯(Stepladders)、社群(Community)、重要性(Important)、容易度(Easy)、神经记忆(Neurohacks)、吸引力(Captivating)、铭刻(Engrained)。

实现持久改变,只需两个步骤

看起来,所有人都很难在生活里做出持久改变。超过50%的人无法按照规定服用药物。 人们知道运动对自己有好处,但大多数人都没法坚持运动。

要想真正改变行为,人必须得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彻底弄明白人类行为背后的科学解释。为此,我在这本书中把行为科学领域经典的和前沿的研究整理在了一起,借此阐明人类方方面面的行为是怎么发生改变的。

这本书不光会告诉你改变是怎样发生的,还提供了帮你在生活中实现改变的蓝图。它可以教你使用持久改变背后蕴藏的7种武器来改变3类行为:自动行为(automatic behaviors)、冲动行为(burning behaviors)和常见行为(common behaviors)(我也把它们叫作A类行为、B类行为、C类行为)。
把这些元素放到一起,本书便建立了一套实现持久改变的两步模型:
● 第一步,确认你想改变的行为是A类、B类还是C类;第二步,运用改变这类行为所需的武器。
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会得到一张针对你想要改变的行为量身定制的路线图。

SCIENCE模型:认识7种心理武器

现在中文教程都流行 “XXX的多少种武器”、 “XXX术”、“XXX法”、“XXX计"、“XXX秘籍”、、、
外国人则更喜欢用英文缩写组成一个单词,例如这本书的“SCIENCE”。
这就是文化差异啊,毕竟受众不同。看得出这本书的汉化还是很用心的。

阶梯(Stepladders)——阶梯模型:

研究表明,把焦点放在小步骤上,一个人便会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然而,就算人们知道这一点,也无法把改变坚持下去。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这些步骤要有多小,又没有模型可供参考。我会在“阶梯模型”一章做出解释,小的意思是:小而又小。

社群(Community)——社交磁力:

我们总喜欢把自己想成独一无二、不从众的。“社交磁力”一章会让你从全新的角度认识社群的力量 ,知道怎样驾驭它来帮自己和他人实现持久改变。

重要性(Important)——要事为先:

如果你希望人们坚持锻炼的习惯,或者继续购买你的产品,那么前提是,这一行为必须对他们十分重要。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与“阶梯模型”一章对“小”的概念有了重新定义一样,“要事为先”一章将教你怎样重新定义“重要性”。

容易度(Easy)——极度容易:

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明白容易的具体程度。“极度容易”一章将介绍怎样让事情变得真正容易,从而让你更可能坚持下去。

神经记忆(Neurohacks)——行为在前:

你是否听说过“有志者事竟成”的说法?或者是否听说过“想法到位了,行动就会跟上”?“思想决定行为”是许多畅销励志书和流行心理学图书的理论基础。这些书会宣扬: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改变的想象和意愿,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可惜这根本是错的。大多数吸烟者光靠想象戒烟是戒不了烟的。只是告诉自己“今年跟往年不同”,人们是无法坚持自己的新年愿望的;只是告诉销售员去想象自己做成了一单生意,管理者是无法让销售员真正把生意做成的。
社会心理学家现在知道,真实情况应该是反过来的。人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思想才会随之改变。 你要“哄着”大脑,让它意识到改变可行。在“行为在前”一章,我会教你一些形成神经记忆的方法,即一套重新“设定”大脑,实现积极、持久变化的心理捷径。

吸引力(Captivating)——致命吸引:

你该怎样把一件事情变得有吸引力,让自己不停地做下去呢?一种流行的方法是将其“游戏化”。具体就是,通过奖励人们积分、徽章和金钱,让某种活动或产品变得有吸引力,进而使人们愿意继续做或继续使用下去 。 但游戏化思维也并不随时都能奏效,关键在于利用心理科学。我在“致命吸引”一章中将介绍怎样才能让行为变得有吸引力,足以说服自己和他人继续做或使用下去。

铭刻(Engrained)——反复铭刻:

很多成功人士会告诉你,他们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智力或才华出众,而是因为知道该怎样有效地利用个人时间。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出了名地爱按照惯例穿衣、吃饭,这样就能把时间和精力省下来用于国家的重大决策。马克·扎克伯格说自己有20多件同款灰衬衣,这样就不用每天都琢磨穿什么了。欧内斯特·海明威有个严格的写作习惯:只在上午写作。 12至于剩下的时间,他会用来构思明天上午要写些什么,并累积写作兴奋感。这些人都设计了一套有效的流程,坚持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他们了解人类大脑的力量,并将相关的科学知识应用到了个人生活中。

持久改变的SCIENCE模型

第二部分 掌握7种武器的力量

武器1 阶梯模型:整合步骤、目标与梦想

要实现目标,就要先专注于迈出第一步

梦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者拥有远大的志向,一点问题也没有。但光有梦想可不行,光有梦想,你就通不过生活摆在你前进道路上的日常考验。

只梦想着到达山顶并不会让我接连不断地攀爬梯子,同样的道理,要实现持久的改变,人们不光需要梦想。

找到正确的第一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实现第一步上,然后花时间回顾你的进展。接着在第二步中重复这个过程。

什么是阶梯模型

锚定效应
计划让自己或他人去做一件事的道理是一样的。人们为坚持锻炼或吃更健康的食物而规划时,步骤的大小会根据他们想要完成的任务而有所变化。
大多数人以为自己正在朝着目标迈小步子,但实际上他们的步子还不够小。

阶梯模型

阶梯模型是把步骤、目标和梦想整合到一起的理论。在这一模型中,梦想是主动力。完全专注于梦想,会让人把步骤规划得太大,以至于半途而废;目标才是关键,你需要专注于完成具体的小目标,校准思路,并正确应用这一模型。只有这样才能让改变更加持久。

为什么要建立阶梯模型

如何在生活中应用阶梯模型

如何在商业中应用阶梯模型

武器2 社交磁力:让他人成为推动自己改变的力量

什么样的社群才具有吸引力——“社交磁力”

建立成功社群背后蕴含的科学知识。
社群就是一群具有共同特征的人。他们兴许有着相同的信仰、文化背景,也兴许有着同样的经济地位以及类似的兴趣爱好。

“社群要想对成员产生持久的影响,就需要有足够多的人为社群提供力量,创造社交磁力。对于规模非常小的社群,比如5人以下的社群来说,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来建立社交磁力。而对于较大的社群来说,需要15%的参与者投身社交磁力的建设工作。”

对于到来的新访客,你只应该为她们设定一个初始目标:加入后的第一个星期内为社群做些贡献。这将有助于让社交磁力变得更强。

成功的社群需要具备的6大要素

  • 信任
  • 融入
  • 自我价值
  • 社交磁力
  • 获得奖励
  • 赋权

什么样的社群能带来持久改变——4类榜样,带动社群运转

“社群里必须有15%左右的人是同伴榜样,所以,如果你希望创建一个100人左右的社群,你应该找15个同伴榜样。”

“榜样的标准是,跟将要加入社群的其他人有着相同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心理特征。”

“我们教导同伴榜样,一开始要关注在社群内建立信任关系。几个星期之后,信任建立起来了,社群遵循社交规范运转,同伴榜样就开始将社交规范调整到建立社群的目的上,比如让人们锻炼、停止使用毒品,或者准时上班等”

构建社群时经常使用的4类榜样:
  1. 专家
  2. 名人
  3. 传播者
  4. 本土榜样

社群为大家提供了些什么呢?——提供了一种归属感
也就是“我不是唯一一个在这条路上走过的人”的感觉,让人们真正地接受自我。这就是我们能够在世界各地发展社群、建立持久改变型社群的原因。

如何在商业中应用社交磁力

武器3 要事为先:找到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件事

“重要性”的意义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并没有所谓的动机型人格。人是因为环境的关系,因为在正确的时间处在了正确的或错误的位置,才去做事情的。”

如果对你很重要,你就更容易成功。
“你想戒烟吗?如果戒烟对你很重要,你就更容易成功。如果戒烟很重要,那么采取某种手段或方法,比如利用阶梯模型和社群就可以让你减少抽烟。而如果它不重要,那么你很可能就戒不了。”

人生头3件最重要的事——金钱、社会关系和健康

头三件最重要的东西是:金钱、社会关系和健康。

身体的温暖=情绪的温暖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做这两项“温暖”活动时,大脑的活动也是类似的。对大脑而言,身体的温暖等同于情绪的温暖。”
社会排斥=疼痛感

“社会关系能让人开心。有时候,它比金钱更能让人坚持做事。”

如何让事情变得更重要——遇见未来的自己

这里作者没讲清楚,可以看看《自控力》7.3 遇见未来的自己
研究发现,当你想到未来的自己时,大脑中越是想不到自己,你就越可能对未来的自己说“去你的”,也就越可能对即时的满足感说“好”。
人们之所以不给未来的自己储蓄,是因为存钱就像把钱给了陌生人。
如果我们感觉和未来的自己毫无关联,就会忽略自己行为的后果。相反,如果我们觉得和未来的自己联系紧密,就会保护自己不被最糟糕的冲动所伤。
如何遇见“未来的自己”?

  1. 创造一个未来的记忆。
  2. 给未来的自己发条信息。
  3. 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
    读书笔记 |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 “关于意志力,如何提升意志力”

“你需要弄清楚怎样才能让事情变得足够重要,重要到你愿意为了它而改变。”

如何在商业中应用要事为先

这里作者开始教大家做销售。
“有着30年资历的老牌销售员兼培训师汤姆·普格米尔(Tom Pugmire)这些年来他的成功秘诀。——

  1. 更多地来自销售自己,而非销售产品。俘获了客户的情感,而不是理智。
  2. 尽量简单地介绍产品信息。
  3. 使用阶梯模型来说服他们。

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要事为先

武器4 极度容易:越简单,越能坚持到底

“简而言之,如果你无法坚持某件事情,请消除那些妨碍你做它的因素。就是这么容易。”

“既然其他的商店试图提供范围大、选择余地大的产品来迎合顾客的欲望,库隆布决定反其道而行之,限制自己商店里商品的选择范围,提高针对性。”——“乔氏超市”(Trader Joe’s)”

极度容易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人们总是希望事情很容易做。他们喜欢容易做的事情,也会坚持做那些极度容易的事情。”

“一件事对当事人来说越容易做,就会让这个人去做这件事的力量越强大。人会受到驱动去做容易的事情,并坚持做下去。”

“面对障碍,人很快就会放弃做某件事。反过来说,如果你学会了怎样消除障碍,就能很容易继续做下去。”

三个能让事情变得容易的方法:

“有三个主要科学领域研究了怎样才能让事情变得容易:你可以通过控制环境、限制选择或使用路线图来实现它们。这三种方法都涉及消除障碍、让事情变得简单,但每一种调用的都属于略有不同的心理范畴,所以我把它们分成了三类。”

  1. 控制环境
  • “让它变得更易于做某事,就会让人们真的去做这件事。”
  1. 限制选择范围
  • 如果你向他们提供数量较少的选项,他们会更容易地做出决定,并且坚持下去。
  1. 创建路线图
  • 一份清晰的路线图和计划书
  • 拥有行动计划,让人更容易也更有可能去做一件事。

为什么无法让想做的事情更容易

“误以为自己十分了解自己”

“人们对自己、对其他人将来会怎样行事,也会做出过分自信的预测。”

“人们为自己或他人制订计划,比如希望改变职业,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但因为他们高估了自己表现的能力,低估了遵循计划、坚持到底的难度,所以往往会半途而废,放弃原本打算要做的事情。”

让事情变得更容易的方法

image

如何在商业中应用极度容易

“不管一件事物看上去有多么愚蠢,如果它容易使用,人们就会用它。”

“在谷歌工作的一项福利是,放眼身边50米,你永远都能找到食物。但太容易获取食物,让谷歌的一些员工体重增加了许多。人们工作后长上十几斤肉的情况并不罕见。38谷歌决定解决这个问题,让员工更难获取不健康食物,更容易获取健康食物。他们重新设计了厨房的结构,把沙拉柜台挪到入口的中间和前面,把大号的盘子和容器换成小的,减少员工的食物摄入量,把巧克力豆从透明的罐子里换到不透明的罐子里,这样人们就要花点力气才能找到它了。”

武器5 行为在前:行为改变了,意识也会随之改变

“如今有一种更快也更简单的方法来破解大脑的秘密,帮助你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它得到了科学的支持——我称之为神经记忆,亦可称之为行为在前。”

前人智慧vs神经记忆

行为在前是一种心理技巧

运用4种方法,制造行为在前

“神经记忆可以让人们回顾自己过去的行为,看到自己的改变,从而坚持做之前没法做到的事情。”

“神经记忆通过两种心理流程来让一个人坚持做事:第一,人们相信,如果没有非做不可的压力,自己仍然在做某件事,一定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人们会坚持这种行为,以求与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保持一致;第二,人们通过回顾过去做的事情来形成身份认同。也就是说,人们会继续做某件事,是因为这是他们自我形象的一部分。”

“我把神经记忆按基于行为、身体动作、生理及情绪、言语和认知等分了几类,方便你们理解。”

如果你想让自己快乐,就先让自己手舞足蹈、疯狂奔跑,这样的大脑就会被你的身体骗了。你就感到快乐了!

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行为在前

如何在商业中应用行为在前

那些自愿决定去做的事,比如决定自己想要这份工作而非那份工作,自己选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日期,会有更大的概率坚持到底,实现预期。

武器6 致命吸引:极度诱惑能让你无法克制地坚持下去

“如果人们做某件事感觉到了奖励,就会继续做下去。我把这称为坚持一种行为的吸引力。”

这里可以参考 读书笔记 | 《为什么精英这样用脑不会累》—— “激发大脑潜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第一章 多巴胺工作术——自由控制“幸福物质
●多巴胺的适量分泌,能使人产生幸福感。
●给大脑奖赏,人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让多巴胺的奖赏循环运转起来,就可以一步步实现目标。

●设定一个个难度适中的小目标(里程碑),可以引导我们一步步实现大目标。
●经常想象达成目标后自己的样子。设想得越详细,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快乐地去努力,是成功最大的秘诀。
●实现目标后,要及时给自己奖励,这关系到下一次的积极性。
●实现目标后,不要满足于此、停步不前,而应该马上设定下一个目标。
●我们的大脑喜欢挑战。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才能使人成长。

欲罢不能背后的科学原理

什么样的奖赏才是极度诱惑

几件事对人来说很重要,可以作为奖励。

  1. 经济奖励(但有程度的限制;过上一阵子,它们的重要性就减弱了)
  2. 社会奖励(包括对社群的归属感,得到他人的支持,成功地对抗了别人)
  3. 某些心理状态(情绪控制感,平静和安宁感)
  4. 良好的健康
  5. 自由和独立

提升吸引力的5个妙招

  1. 让做“正确的事”变得好玩
  2. 多用胡萝卜,少用大棒
    “监狱改革家们也发现“胡萝卜”比“大棒”更有效。”
  3. 别把金钱视为最佳奖励
    “人不需要额外的奖励去做本来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开始为这些活动附加奖励,人们说不定会认为这些活动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有趣,因为竟然需要奖励才有人去做它。”
  4. 光是教育不顶用
    “不要光想着教育人,而是要调动人的心理和情绪,让他们坚持做事。”
  5. 让活动本身变成奖励

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致命吸引

如何在商业中应用致命吸引

武器7 反复铭刻:把行为变成习惯,将习惯设为默认

“如果你反复做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比如吃得更健康、采取更安全的工作方式、更具当下意识,这些活动就会铭刻到大脑中,让你更容易坚持做下去。”

什么是大脑的可塑性——大脑改变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反复刺激能让行为变成习惯,铭刻进脑海

“一旦习惯建立起来,大脑便达到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并能够放松下来。如此一来,习惯就变成了默认行为。”

如何在商业中应用反复铭刻

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反复铭刻

第三部分 整合7种武器,升级自我

进攻 发挥武器的最大效能

要想改变行为,不能只有一种武器

分清3种行为类型,是选择武器的前提

先快速回顾一下促成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阶梯模型:实施非常小的步骤,使用步骤、目标和梦想的模型。例如,如果你正在为新公司做目标规划,别打算在本周末之前就锁定第一位客户。这或许只是个梦想,不妨先设定较小的步骤:这星期先会见3名潜在新客户。
社交磁力:加入那些正在做你想做之事的人的队伍中。社会支持和社会竞争能促进行为改变。
要事为先:改变要想持久,请确保这是一件对你真正重要的事情。
极度容易:让事情变得更容易做。如果事情容易做,人们就会去做;如果不容易,你就很难坚持。
行为在前:意识爱捉弄我们。掌握它捉弄你的窍门,为你所用。例如,按照富兰克林的建议,促使他人为你做件充满善意的事,赢得新的朋友。
致命吸引:对于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如果能得到奖励,你就会坚持做下去。
反复铭刻:反复做某事。大脑会因为重复和一致行为给予你奖励。

行为分为3类,也就是我所说的A类行为、B类行为和C类行为,它们分别代表自动行为、冲动行为和常见行为。
你可以把这3类不同的行为视为3类不同的问题,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改变A类行为、B类行为和C类行为,要用到不同的工具和计划。
A类行为、B类行为和C类行为的区别在于,人对它们有多大的意识控制力。一般而言,为一种行为投入的有意识想法越多,它就越容易被改变。

  1. A类行为——自动行为
    “如果你想改变自动行为,不妨使用“极度容易”和“反复铭刻”的武器。如果可能,“行为在前”和“反复吸引”也用上。借助其他可以改变有意识行为的武器,益处不会太多,当然,也不存在坏处。”
  1. B类行为——冲动行为
    冲动行为接近于自动行为,这意味着改变冲动行为和改变自动行为所需的力量非常接近,即利用极度容易、行为在前、致命吸引和反复铭刻这几种武器的力量。但由于人们在做冲动行为时是能觉察到的,所以,另一些需要运用觉知的力量也能派上用场。
  1. C类行为——常见行为
    改变常见行为需要使用更多人对所作所为有意识时使用的武器
image

让7种武器组合起来,发挥大于7的力量

结语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END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期待与你的交流。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 《如何想到又做到》1:持久改变的秘密

    今天我们要讲这本书叫做《如何想到又做到》,副标题是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英文名是《Stick with It:A...

  • 3月8日+张建波+读书打卡

    3月8日+张建波+读书打卡 书名:《如何想到又做到: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作者:肖恩·扬【美】 102页~13...

  • 3月10日+张建波+读书打卡

    3月10日+张建波+读书打卡 书名:《如何想到又做到: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作者:肖恩·扬【美】 131页~1...

  • 3月16日+张建波+读书打卡

    3月16日+张建波+读书打卡 书名:《如何想到又做到: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作者:肖恩·扬【美】 131页~1...

  • day 1

    今天开车时听书的题目“如何想到又做到: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很是应景,刚好加入了“简书”日更挑战,对于这个目标能...

  • 如何想到又做到———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形?明明知道不该熬夜玩手机,却停不下来;明明知道处于亚健康的身体需要运动,却迈不开腿? 我自己...

  • 戒掉坏习惯,只需两步

    ——《如何想到又做到: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读后感 (一)你我的困惑 不知道你有没有以下经历:暗下决心不吃零食的...

  • 读书笔记 | 《如何想到又做到》—— “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1. 基本信息 书名:《如何想到又做到》作者: [美] Sean Young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副标题: 带来...

  • 9.如何想到又做到

    《如何想到又做到: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有一种人,睡前想好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 有一种人,尽管心态积极向上...

  • 日日行不惧千里

    这两天在看一本书叫《如何想到又做到: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本书我是从罗辑思维里面看到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 《如何想到又做到》—— “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wz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