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版野史历史故事里的事
自古帝王多疑心之刘邦连番下旨斩樊哙~

自古帝王多疑心之刘邦连番下旨斩樊哙~

作者: 小十三楼 | 来源:发表于2019-11-27 11:17 被阅读0次

        后党兴戎衅已成,龙髯忽堕幸逃生。

        不于吕祸身先死,未必终能保令名。

                                    --徐钧(宋)

      “樊哙闯帐”是《鸿门宴》中一个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片段,太史公用如椽巨笔,饱蘸激情,四方着墨,八面铺彩,为我们刻绘了一个忠勇神武、足智多谋的英雄好汉的形象。

      樊哙和刘邦的君臣情谊很像张飞和刘备,他们的关系甚至比张飞和刘备的桃园结义还要更密切。樊哙在刘邦没有称帝,没有拥有很大的实力的时候就娶了刘邦老婆的妹妹做妻子。樊哙变成了刘邦的妹夫,两人之间多了一层亲戚关系。

    早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当时刘邦带着众人,先入了关中,但是因为刘邦知道,在哪里不可以久留,不然项羽就会杀过来,自己的实力也不是项羽的对手,所以这就让刘邦退也不是,进也不是,就在这个时候,刘邦带着樊哙去赴鸿门宴了,这个故事大家也都知道,当时幸亏有樊哙在,不然刘邦可能就会被项羽杀害,也正是因为樊哙的直爽性格,很合项羽的脾气,看到樊哙这样好爽的汉子,项羽也就忘了刘邦的所作所为,想结交樊哙这样的壮士,项羽有一点江湖义气,所以对待壮士的樊哙,感觉像樊哙这样的壮士跟着刘邦,为刘邦求情,如果再降罪刘邦,就显得太小气了,所以也就不再怀疑刘邦了,不然也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在鸿门宴上,只因为有樊哙的存在,刘邦才真正躲过了一劫。

    刘邦接下来的势力得到稳定,在最后和楚汉之争的漫长拉锯战里,打败了楚王,建立了大汉王朝。然后,就开始封赏那些有功的功臣们,其中樊哙被封为了左丞相,同时也因为樊哙帮刘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也被封为了国大夫,可以说在当时整个大汉王朝是最有权威的人,但这样刘邦曾经十分信任的人,最后刘邦却下旨要杀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樊哙出身微寒,早年曾以屠狗为业,同时也是吕后的妹夫。所以说,樊哙不仅是刘邦最信任的好兄弟,更是刘邦的家人。但是在大汉王朝建立后,刘邦和很多的帝王一样,疑心病就开始犯了,韩信就是被疑心病害死的,还有很多被刘邦封侯封爵的人,都被刘邦的疑心病杀了。到最后,整个大汉王朝的几位老臣,仅剩和刘邦一起从沛县出来的好兄弟,其余都被刘邦杀害。

      樊哙是一个粗人,一向都是口直爽快,但是就是因为这一点,让本来就疑心重重的刘邦,就开始怀疑上了樊哙,深怕樊哙依据着自己在朝中的威望,迅速扩大自己的相权,这样就会导致皇权被削弱,就在这个时候,当时的大汉王朝南方,有几支残余反抗的军队,在那里造反,所以刘邦就派樊哙去平乱,正好也可以观察樊哙是否有二心,但是,就在樊哙走后的不久,在朝廷上就有小人进献谗言,说樊哙有造反之心,刘邦本来就对樊哙有疑心,这下被谗言戏弄,就相信了樊哙的反叛之心,于是就派周勃和陈平前去,周勃去代替樊哙去平叛,陈平却领着刘邦的圣旨,去斩杀樊哙,可是还没等到周勃和陈平们到樊哙那里,刘邦就去世了,最后在樊哙的夫人,也就是吕后的妹妹求饶之下,吕后收回了杀樊哙的圣旨,这才让樊哙躲过一劫。

  其实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刘邦曾经也有想杀樊哙的动机,当时樊哙在韩信封为大将军的时候,韩信的军令就是刘邦的圣旨,但是樊哙竟然公然对韩信的军令不从,刘邦就把樊哙喊到身边,问他是什么意思,敢违抗自己的命令?生性豪爽的樊哙,直接口出狂言,顶撞了刘邦,说刘邦忘恩负义,不配做自己的兄长,好事都给了别人,眼里还有没有这个兄弟,还说刘邦不仁义。这就把刘邦顿时给惹火了,这要是传出去,那么刘邦还不被世人耻笑,这还了得,于是刘邦就下旨,把樊哙关进大牢,说要处死,吕后的妹妹听到以后,就去吕后哪里哭诉,最后吕后喊来萧何,问道怎么办,萧何就给了一个法子,就是让樊哙披着荆条,到韩信哪里请求韩信恕罪,于是这件事才算是得到解决。

  但是,韩信虽然也饶恕了樊哙,同时也让吕后对韩信产生了不好感,因为韩信的大公无私,让自己的妹夫甚至自己的吕氏都受到了侮辱,所以以后刘邦杀韩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听了吕后的进言,这才导致吕后自己亲手解决了韩信。但是刘邦真正下定决心的杀樊哙的,还是这一次下圣旨,刘邦也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也怕自己死后,这些功臣们没人能够治得了,所以想让这些功臣先走一步,这样就不会再担心了,与之后的明朝朱元璋有点相似。

  从古至今,很多帝王的最大敌人不是外敌,而是他们自己的内部,现如今,我们的国家也是一样的,只要我们自己的内部不乱起来,我们的国家就不会让外部的势力得逞,也不会让我们的文明得到终结,所以我们要知道,战胜自己强于战胜强大敌人。

自古帝王多疑心之刘邦连番下旨斩樊哙~

相关文章

  • 自古帝王多疑心之刘邦连番下旨斩樊哙~

    后党兴戎衅已成,龙髯忽堕幸逃生。 不于吕祸身先死,未必终能保令名。 ...

  • 有远虑才无近忧

    燕王王卢馆反叛,汉高祖刘邦于是派樊哙率兵前去平叛。樊哙发兵后,朝中有人到刘邦那里打樊哙的小报告,刘邦听后非常生气,...

  • 康熙容不下吴三桂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自古以来君主皆以此为帝王之术。帝王多疑心,最怕手下大臣居功自傲,功高盖主。 “三...

  • 刘邦:“差生”逆袭的典范

    刘邦和樊哙、卢绾等几个小兄弟,带着二百多囚徒在芒砀山斩蛇起义,本来是带着三百囚徒去骊山服役,中途跑了不少,没办法,...

  • 略读《史记》(七十七)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

    35.樊郦滕灌列传 樊哙(前242年-前189年) 江苏人,刘邦的老乡。屠狗为生,与刘邦共进退。 刘邦起兵,樊哙亲...

  • 樊哙一家人的下场如何?后人做什么呢?

    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北京这边也有一个叫法是担挑),他俩分别娶了吕太公的二女儿吕稚和三女儿吕嬃。樊哙后来是刘邦的忠诚下...

  • 自古帝王多薄情

    江山如画,美人如娇。 看古代历史,每位帝王无论功绩如何好似总那么的薄情寡义。人生如梦,活好当下!矜持而已,把握能把...

  • 自古帝王多薄情

    “哎,小苏又来图书馆啊”刘阿姨热情的招呼着我。 “ 是啊,您忙,我先进去了” 今天周二是固定的阅读日,一大早没课的...

  • 此人被误解为张飞李逵,实则粗中有细大智大勇

    吕太公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吕雉,另一个叫吕媭。吕雉嫁给刘邦,吕媭嫁给樊哙。所以,樊哙不仅是刘邦的好兄弟,而且还是刘邦...

  • 鸿门宴—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08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刘邦一看形势好转,借口如厕,带着樊哙出账,张良也随着出来。三人商量对策,决定由樊哙保护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古帝王多疑心之刘邦连番下旨斩樊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fp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