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
如何把自己骗上写作上瘾的床

如何把自己骗上写作上瘾的床

作者: 马克叮叮 | 来源:发表于2017-08-06 23:03 被阅读71次

个人崛起的时代,人人都要学会写作。

但实际情况是,想写却写不出来。

每到夜深人静,点一盏桔灯,沏一壶香茗,透过袅袅雾气,狠狠地盯着空白的电脑屏幕。枯坐良久,看着写了又删,删了再改的几行字,开始重度怀疑自我。也许此刻欠缺点灵感,去球,关灯碎觉。

第二日,被沉重的内疚感叫醒,开始理性思考:写不出来,是平日积累太少,人傻就要多读书;欠缺套路,那就多报几个写作班;还有可能,没写作天赋,从小作文就写不利索,现在也不太可能把自己逼成韩寒,再试几次,实在不行嘛,还有王者农药陪伴。

诚然,大量阅读和学习套路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可问题是,如果你还在起步阶段,身体并不熟悉写作的感觉,每天花大量时间,却写不出点像样的东西,怎么进入正反馈循环?

都知道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正确的事清晰明确,那正确的方法又是什么?

有个方法或许可以拯救遭遇写作困境的你:把自己骗上写作上瘾的床。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大脑有时候不太靠谱,容易非理性和情绪化。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干脆点,直接让自己进入写作上瘾状态?

让人上瘾,那也是有方法的。这个方法来自尼尔.埃亚尓和瑞安.胡佛合著的《上瘾》。

hook

这本来是一本研究科技产品如何让人上瘾的书,作者还无不担心公布“上瘾模型”会带来人类被控制的道德风险。但我们用它和写作勾搭,又选择在自己身上实验,这道德水平,真是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啊。

上瘾模型非常简洁:

1.触发:引发用户使用你的产品
2.行动:兼具动机和能力的行动
3.多变的酬赏:有不可预期性的酬赏
4.投入:让用户在产品上进行越来越多的投入

触发

如果你不是职业作家,写作其实不是你每天必须要做的事。但要想主动把写作嵌入你的生活,首先,就要把写作变成一个自然而然的习惯。而习惯的形成,始于触发。

给自己定个日程提醒,每天固定时间写点什么;阅读时遇到好句子,摘抄到笔记本中;见到某个场景,把触动你的感悟变成文字记录。

被领导交办某项复杂工作,虽然毫无头绪,但硬着头皮开始写方案,在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思路清晰了,措施和方法水到渠成,方案最终被领导充分肯定,你得到一种写作的愉悦情绪。

不要小看这些不经意的行为和情绪。是什么让牡蛎中形成珍珠?一颗微小沙粒的入侵,触发牡蛎的生理反应,用一层层发亮的外膜将入侵者紧紧包裹,最终形成璀璨的珍珠。

而当你体会过写作的快感时,这种情绪会逐步与写作建立稳固且积极的联系。下次再遇到思路不清的情形,情绪引发的自动反应会让你立刻开始写作。

触发促使行动。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行为,收集一些小情绪,让它们指引你开始写作。

行动

斯坦福大学福格博士构建了行为模型,即B=MAT,B代表行为,M代表动机,A代表能力,T代表触发。要想使人完成特定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这三样缺一不可。

写作的动机是什么?能够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核心动机不外乎三种:

  •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 追求希望,逃避恐惧;
  • 追求认同,逃避排斥。

你要问自己,写作是为了什么?只写点东西给自己看,让自己感到快乐?还是要在虚拟世界中种下一颗种子,看这个“网络生命体”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子?

触发提醒我们行动,而动机则决定我们是否愿意行动。找到写作动机,如果你写作能让你感到快乐、希望和认同,那还有什么可以阻止你?

动机和能力中,更重要的是谁?答案是能力。

科技公司设计产品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产品使用过程简化到极致。越简单的东西越受欢迎,就像微信,哪怕第一次接触,摸索几次,就可以上手使用,学习和认知成本几乎为零。这就是在扫清用户能力与产品使用之间的障碍,让产品更容易被接受。

那又是什么阻碍我们完成写作?——我们过高的期望与既有能力之间的差距。

现在能力差不代表一直能力差。有时候我们对自己过于苛刻了,没有人一开始就可以做好。写作起步,最重要的就是接受自己的笨拙。只能写200字?那就先写200字!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千万不要打击自己,否定自己的尚未成熟的能力。

多变的酬赏

我们大脑中的“伏隔核”区域受到刺激时,会调节增强多巴胺分泌,让人感到愉悦。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恩.克努森利用核磁共振设备,测试人们赌博时大脑中的血液流量时发现,当赌博者赢钱时,伏隔核并没有受到刺激。相反,在他们期待赌博结果时,这个区域发生了明显波动。

也就是说,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并不是酬赏本身,而是渴望酬赏时产生的那份迫切需要。

而且,当酬赏固定时,刺激作用会逐渐减弱。观察婴儿可以发现,能够逗笑他们的,都是那些出人意料的行为。这些行为重复次数越多,婴儿的笑声也越弱。多变性会让大脑中的伏隔核更加活跃,分泌更多多巴胺,继而促使我们对酬赏产生更迫切的希望。

了解大脑的运行机制,我们就更清楚应该如何对写作进行酬赏。

比如,我们可以把文章投放到某些未曾涉足的领域,期待与以往不同的反馈;比如,以写出有用的东西为目标,在帮助到他人时,让自己有被接纳、被认同、受重视、受喜爱的感觉。

有一次,我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一篇读书笔记,但最终阅读量很低,这让我十分沮丧。后来,我把这篇读书笔记放到一个群中,第二天就收到了一条评论:“很有意思,深入浅出。已经收藏,对我有帮助的文章”。这种酬赏,真是让我老泪纵横,顿时感觉所有辛苦都没白费,重燃写作激情。

有时候,你都不知道一个不经意的鼓励会有多大的作用!

但别人的鼓励和肯定是稀缺资源,可遇不可求。更有效果的还是自我酬赏。

比如,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并努力完成。《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说,每次设立的目标都尽可能小,这样反而更容易坚持。每次用超简单的挑战来引诱自己,最后都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这些“操纵感”“成就感”会增加你的自信心,而不是让你一开始就被挫败感湮灭,从而放弃。

再有,我们都体会过游戏中克服障碍,完成目标带来强烈满足感。写作也是如此,给自己设定一个任务,完成任务的强烈渴望会促使你持续写作,任务完成后的“终结感”会回馈你很多。

投入

上瘾模型中,投入对习惯养成非常关键。而习惯养成有两大因素,一是新行为发生的频次,二是行为主体对新行为的态度变化。频次容易理解,让我们看看投入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看法。

研究表明,用户投入的多寡与其热爱某项事物的程度成正比。

宜家是全球最大的家具零售商,与其他公司销售组装好的家具不同,宜家让客户自己动手组装家具。通过亲自动手,客户对自己组装的家具会产生一种非理性的喜爱,这种现象被称为“宜家效应”。

我们在一件事上投入的越多,就越有可能认为它有价值。这一过程会改变我们过去的态度和信念,并在心理上进行调试,为做这件事找到充足的理由。

因此,要让写作成为一个习惯,就要投入更多劳动。

比如,我们可以给自己起个好听的ID,想一段很酷的自我介绍,学习一下怎样排版,研究那些有助于写作的工具......

但投入并非不计成本,一样要考虑动机和能力,不能将投入变成繁重的任务,增加写作心理负担。

小结

上瘾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也可以帮助一个人达成心愿,关键看你将它用在哪里。

把自己主动送上写作上瘾之路,就是把写作内化为生活习惯,让它变得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节省出有限的意志力,关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巴菲特和芒格发现用户对某个产品形成使用习惯后,对该产品的依赖性就会显著增强。因此,他们购入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

今天你知道了如何上瘾,会不会立刻行动,让自己对写作上瘾呢?至于上瘾以后能不能越写越好,那还用担心吗?

相关文章

  • 如何把自己骗上写作上瘾的床

    个人崛起的时代,人人都要学会写作。 但实际情况是,想写却写不出来。 每到夜深人静,点一盏桔灯,沏一壶香茗,透过袅袅...

  • 当写作上瘾

    听说玩游戏上瘾的,吸大烟上瘾的,看连续剧或者吃麻辣烫上瘾的,但是鲜有听说写作上瘾的吧?如果说写作上瘾,其实连自己也...

  • 如何把喜欢的男神骗上床

    今天的文章由“只信女神这一次”的干柴烈女们赞助 1 有人说, “有一种喜欢,不是一定要在一起的喜欢,而只是想打一炮...

  • 许艳的围猎套路,透露出红尘男女关系的真相

    这年头把女人骗上床容易,可要把她哄下床就难了。和许艳上过床的男人,更是难上加难! 许艳事件风靡网络以来,有人看成是...

  • 写作与我的二三情缘

    写作之于我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我会写作上瘾。就像人们常说的,创作者的悲哀之处也是勇敢之处在于,他们敢把自己撕开揉碎...

  • 职场日记-摆脱依赖状态的法则

    摆脱上瘾、依赖状态的法则 法则1 养成想要停下来的习惯,关注是如何成瘾的 →观察自己是如何变得上瘾、依赖的...

  • 如何让自己“上瘾 ”

    自从我们生活迈向小康时代后,自己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种下了“瘾患”。 生活中有太多的手机控,微信控,微博控,抖音...

  • 怎样让自己“写作上瘾”?

    近几天,好几位社群的小伙伴问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好的想法,可是怎么就是写不出来,不敢分享出去呢? 我的回答...

  • 上瘾 2018-09-20 TBC

    整书分为“为什么要上瘾”、“上瘾的步骤”、“如何上瘾”进行描述。 一、为什么要上瘾? 1. 什么叫上瘾?上瘾=使形...

  • 找到你上瘾的事情然后坚持去做吧

    你有爱好吗?有上瘾的事情吗? 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我的爱好。 那就是写作。 那如何才能找到让你上瘾的事情呢? 第一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把自己骗上写作上瘾的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yg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