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几厘

最浪费时间的,当然就是那些无效的社交了,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社交这个词已经从刚开始的交流感情,变成现在的等价交换。
那年我一个人来到广州,人生地不熟,格外想家。听一些前辈们说多交朋友,以后走上社会更好混,毕竟现在的社会,没人脉不好走啊。
于是上大学时,我酷爱社交,参加了三个社团,只要有活动,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往上冲,兼职、活动、比赛都没少参加,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也很乐意留别人的电话,看着列表里电话号码的数量一天天增多,心里充满了满足感,甚至有时候还会当成炫耀的资本,美滋滋地想:“我认识的人可多了呢”。
每天痴迷于穿梭车水马龙去听各种讲座,推杯换盏结交各种所谓“名人”朋友聚会,熬夜通宵参与各种微信群聊。
后来才发现,待人热情却总是被忽略,看起来似乎朋友很多,真正遇到什么事情,却找不到可以帮忙的,而别人,也只是在需要我的时候才会想起我。
还以为自己社交有多厉害,不过就是在虚耗时间生命,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需要真诚高效的沟通,而不是无效的社交。
中国式聚会,实际上正在变成浪费时间和感情的鸡肋社交。
稳妥的社交之道是,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影响力有限的时候,专注能力养成,以获得平等交往的资本,才不会因为低效的社交而浪费宝贵时间。
越是聪明的人,在社交上花的时间越少。因为他懂得: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结交别人,不如努力的提升下自己。
《杰奎琳,最优雅的第一夫人》里有个细节说,这位个性十足的总统夫人,虽然每天都有很多具有诱惑力的邀请,但她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而她一旦出席,那些场合都是知识论坛、筹款委员会大会,或出版社集会等。
她不喜欢参与太多没有意义的社交,省下来的时间,她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研读手稿、起草备忘录,在中央公园慢跑,练习瑜伽,参加每周一期的心理疗法等。
她把时间投资在自己想要变成的方向上,而不是被无聊的社交牵着鼻子走。
我们一天只有24小时,请不要把珍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聊的行为社交上,多点时间充实自己,才更好的拥抱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