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不比小说,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也不会太短,而《雨夜短文》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短文,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合集,每篇篇幅都很短,但简短的文字反而更有力量。
散文大多记录一些熟悉的人和事,写写眼前的风景和好吃的菜肴,花鸟鱼虫,亲人朋友是散文中最常有的内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也不例外,薄薄的一本书,短短的文章也能对余秋雨先生的人生略知一二。
在《雨夜短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篇《我也不知道》,主要写余先生收到很多人的论文研究余生生为何会收到社会上各种诽谤,大家都找不到任何原因,只求余先生能够指点一二。
《我也不知道》这篇文章就是余先生对此的回应,在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余先生确实在认真回答问题,很努力的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所谓的不知道并不是余先生的推辞,而是余先生的一种疑惑与不解。
马东说:“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也许余先生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引来如此多的诽谤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余先生在错误的时间恰巧出现在了大众的视线里。
在余先生百思不得其解以后,余先生选择和世界和解,选择接受现在的生活,学会忽略那些不好的声音,豁达勇敢的面对生活。我敬佩余先生和他夫人在被误解时的那种淡雅,当不好的声音出现先自我反省,如果问题不在自己也并不急着向大众澄清,或许是他们也知道澄清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都有被大家误会的经历,普通人第一反应是愤怒,然后会急着解释,但最后的结果就是越描越黑,即便不解释也会在心里憋一口闷气,至少要闷闷不乐好一阵。很少有人像余先生一样淡然处之,余先生的豁达属实令人敬佩。
如今信息越来越发达,言论越来越自由,生活中唯唯诺诺的弱者开始成为网络上的大侠,打着行侠仗义的旗号做着无脑喷子的事情。网络暴力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一旦热点事件爆发,网友就喜欢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表明立场,对受害人进行二次伤害。
我们都知道语言的力量,言论自由并不是可以随意伤害他人的理由。余先生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和豁达的心胸,所以余先生的生活并没有被破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从负面的言论中走出来,很多人因为这种语言暴力而患抑郁症,生活从此再无阳光。
《雨夜短文》还随书附赠了余先生的字,都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迹多少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写字工工整整的人必然干净整洁,字迹潦草的人大概率不拘小节。余先生的字工整有序,笔画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洒脱。
我想要把余先生的这篇《我不知道》分享给那些正在经历语言暴力的人,你被误解,被诽谤可能并不是你的错,更不要因为这些人的无脑言论就影响你自己的生活,认识你的人都知道你并非他人嘴中恶意中伤的模样,不认识你的人也不值得你为此伤心难过。
愿你们和余先生一样早日走出流言的阴影,也希望每个人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能够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