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呼兰河传》有感

读《呼兰河传》有感

作者: 观流风回雪 | 来源:发表于2018-06-16 15:41 被阅读0次

呼兰河这座小城,承载着萧红的童年生活。《呼兰河传》于1942年,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所作,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人们对生活抱着一种麻木不仁,听天命的态度:对生命的漠然,对鬼神精神的依附。正是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人们才会把希望投注到来世的关怀上。所有人的命运早在一开始就已经被注定,呼兰河这座城注定悲哀,小镇的人民注定悲哀!

呼兰河城有很多活动,比如说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还有各种各样的庙应有尽有:老爷庙、娘娘庙、龙王庙、祖师庙。呼兰河人就是这样找到生活的乐趣,并且度过一生的。

呼兰河镇子里,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不禁悲叹团圆媳妇的命运,又无奈于胡家的迷信。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本应该好好地享受童年,好好地玩耍。可是生于呼兰河城,生于那个社会,就注定了她一生悲惨的命运。

再说说有二伯吧,他只是一个佣工,却偏偏喜欢别人喊他“有二爷”、“有掌柜”。他常用主子的思想对待周围和他一样的弱者,他并不怜悯小团圆媳妇。有二伯是个性情古怪,勤劳、倔强而又麻木的老人,一生劳碌却无安身立命之所,精神上备受摧残的奴仆,也是一个津津乐道于他人苦痛的阿Q。文中作者着重揭示了有二伯的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的性格。被社会所扭曲的心理。透过这种不幸与苦难,可以窥见更为普遍的社会民族文化的劣根与病变。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上的暗影,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们对萧红的死一样惋惜。

这本《呼兰河传》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趣事,我突然感觉我很庆幸很自豪,因为我生于这个时代,而不是在呼兰河城。我爱我的故乡,爱我的童年,爱这个时代带给我的乐趣与机遇。

相关文章

  • 童年是一首歌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萧红是著名的女作家萧红写的童年往事。 20世纪20...

  • 温暖与苍凉交织

    ——读《呼兰河传》有感 萧红:原名张乃莹。 生平:1911年-1942年 代表作:《呼兰河传》 这是一部回忆史,疏...

  • 韬儿手记:萧红的最后一滴眼泪

    萧红的最后一滴眼泪 ——读《呼兰河传》有感 很难想象1939...

  • 那个畸形的年代

    读《呼兰河传》有感 在这本书之前,未曾听闻“萧红”这个名字。直到翻开书,...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小城里,处处有不幸。染缸房里年轻学徒的争执闹出了性命,几年过后便被人们所淡忘;豆腐坊中,小驴的腿被打断,从而导致...

  • 读《呼兰河传》有感

    晚霞下的小镇最为安闲,一切都变得金灿灿的天边色彩纷华,任由小城人们去幻想,一切都仿佛变得美好起来。看到累了,孩童们...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小胡同里有一个提篮子卖烧饼的,但人们几乎都只是摸摸便好了,他也不生气。当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买时,她的孩子便争先...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这座小城,承载着萧红的童年生活。《呼兰河传》于1942年,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所作,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她是以散文的形式描写了她的家乡呼兰河城里的人物、景色和她的童年回忆。 当我读到萧...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在呼兰河这城里,不幸者们似乎都被社会所遗弃,当人们遇见他们时,即便会有一点恻隐之心,也会因为一个念头而转瞬即逝,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呼兰河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sb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