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昨天儿子拿回来一张历史试卷,考了很低的分数。他说这些考题内容考试之前从来没见过,我跟他翻了书,找了答案。原来,考试内容大部分出自课本,只是没在老师要求背诵的部分。知识点都会,换个说法就蒙了。
主要问题是孩子最近学习态度不错,书写认真,每天放学回家,就开始做题,从6点一直做到8点多,再背诵各个知识点,已经10点了,睡觉在11点左右,中午带着作业回家背诵,早晨5点半起床,睡觉不足7小时。
我做为母亲,天天不看电视刷,和孩子一起学习和鼓励孩子。
孩子爸爸准时上下班,不打游戏,各种配合。
孩子智商不低。
感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思
是不是对每周学习内容没有复盘有关?每周复盘7门课,大概需要几小时呢?是不是得7个小时。周六完成作业,周日复盘。
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比如背诵政治的时候,因为书面语言较多,用关键字和联想记忆法加理解记忆。背诵历史的时候,用联想法。如春秋时期为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联想为:春秋前去吃冰激凌(前770)是去溜(前476)达。培养专注力,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读书兴趣,从孩子犯错中长见识,猜谜语讲道理,激发孩子好奇心。
给孩子爱学习的动力。DR.魏《家庭教育宝典》中提到7个学习原理和提高学习动力方法。
1、人类天生好奇,但天生并不擅长思考。学习需要思考,要给孩子难度适中的问题,跳一跳脚就能够得着,在挑战中学习。2、事实性知识比技能优先(比如利用阅读,参观博物馆,旅游,各种课外活动丰富事实性知识)。3、记忆是思考的灰烬。就是用故事的力量,让学习内容有意义。4、我们通过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大脑倾向于选择具体的知识。教育孩子时多举例子,最好是跟孩子已有经验有关的例子。5、要想熟练掌握,必须练习再练习。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练习基本技能。6、刚开始学一门知识,与熟练掌握一门知识,认知能力截然不同。提醒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更实际的目标是理解知识。7、孩子在思考和学习方面,相同远远大于不同。我们对孩子培养要有耐心,一步一步按着发展规律,这才是成长性思维。
考前焦虑症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疾病,淡化考试后果,自己跟自己比,慢慢适应初中的紧张学习和休息。
行
学习也上升为一种乐趣就好了!学习的乐趣岂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找到呢?
首先大人要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多沟通和交流。多赞美和肯定孩子的优点。
跟孩子谈论理想和未来,发现兴趣和爱好,发展自己擅长的科目或运动或能力。
正确对待电子产品。尽量把手机和电脑作为学习的工具使用。
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和世界对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不浪费和喜欢简单生活。
从学习上态度入手,再分细一点就从孩子的认真写字开始。每天家长要看看孩子写字情况,不管对错,主要看写的认真不认真。及时给予鼓励和赞美,孩子一定会爱上学习。
我笃信,态度和兴趣决定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