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0日
早春慷慨大方的阳光,总是会照亮沉闷已久的心情。一个人坐在公园里泛旧的木椅上,看着枝头上新吐出来的花骨朵儿,思绪不知不觉地就飘走了。木椅前面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沟渠,或许称它为小河流更加合适,和着小曲儿潺潺地奔向远处。穿过公园对面那条街,就到老港海滩了,坐在木椅上看不到海,然而听着耳畔那熟悉的此起彼伏声,便能想象到蓝色汪洋里层层海浪拍打在岸边的情景。
也许是欧洲国家都或多或少临海的缘故,提及这片大陆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海蓝色。海和海是相通的,它们将不同大陆分离开来,却又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了一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的大海最令人倾佩的,是它千年以来孕育出的神秘海洋文明,以及文人笔下由此衍生出来的诸多传说与故事。大海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见证了古往今来航海家们一次次的惊奇探险,从东方的郑和到西方的哥伦布,仿佛每一次海上航行,都增加了新世界被发现的可能性。

了解了Pierre Loti(皮埃尔·洛蒂)之后才知道这世上竟也有人可以把航海见闻和文学创作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或许不是欧洲海军军官中最优秀的,也不是众多文豪中最出彩的,但他一定是法国史上少有的能将万顷海蓝的魅力同源源不断的才思完美融合的小说家。
第一次看Pierre Loti的纪录片时,便依稀记得文学史老师前一个学期在课堂上提起过他;Nathalie也告诉我说离拉罗谢尔不远的罗什福尔(Rochefort)如今还保留着他生前的住所。他将大半个人生都献给了海上航行,足迹也几乎遍布了整个地球,从远在东亚的日本到南半球的法属波利尼西亚首府帕皮提,处处都留有他的痕迹。而这几十年的海上经历,最终熔铸成一本海的诗篇――《冰岛渔夫》。
也许在这本书里最让人感动的,不是大自然追逐下难以预测的悲欢离合,也不是亲情、友情、爱情同命运之间的殊死搏斗,而是Pierre Loti笔下最真实,也最变幻无穷的大海。海平面不会永远蔚蓝如新,也不会一直温柔娴静,它偶尔也会狂涛大作、嘶声怒吼,仿佛要将海面下蕴藏的全部力量都施压在渺小无助的人类身上。然而大海依旧是迷人的,从海平面上一寸一寸升起来的朝阳,氤氲在汪洋上空的团团云雾,和海底潜藏着的成千上万的鱼类虾类,对人类而言都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有人靠海为生,有人以海做路,不管人们对大海是怀着无限敬畏还是一心想要征服,它都始终如一地围绕在大陆四周,不亢,不卑。
不觉间落日缓缓西沉,拂面而过的轻风中夹杂着一股咸咸腥腥的味道,我想大概是从海边吹过来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