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的“道”和“术”——中医入门心得(上)

中医的“道”和“术”——中医入门心得(上)

作者: 西海泛舟 | 来源:发表于2019-06-08 13:13 被阅读0次

中医的“道”和“术”——中医入门心得(上)

和很多人一样,我最早也是从养身节目开始接触中医的,当时感觉中医好神奇,有很多的好玩故事,甚至很多故事听起来匪夷所思。包括在慈光学习期间的见闻让我真正了解到中医的确很神奇。

自己想学习中医是因为一句话,“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这突然让我想到我们已经属于五谷不识的一代,对于自己生活中的吃穿用一方面越来越挑剔,另一方面却越来越茫然。

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商业宣传,我们根本无法在其中分辨出真正对自己和身体有益的东西,自以为有营养的食品可能正在侵害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于是乎对中医有了很浓厚的兴趣,大量的阅读收看相关的节目和内容。现在回想起来,我很庆幸当时对内容的选择非常的谨慎,没有盲听盲从。

关于中医的内容有很多,讲中医的人也非常多,而我会在其中找几个值得信赖的医生讲师讲述经典,再通过他们的讲述再去接触更多的内容和人。

这样的好处是不会无所是从,他们讲述的内容比较系统,观点多有出处,同时又以他们的临床经验让内容表述非常深刻,这可以让初学者能够尽可能的去学习理解。

另外通过少数几个人的内容去学习,可以循序渐进的展开,现在中医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有些甚至是冲突的,这样的选择可以让初学者比较清晰不至于茫然。

在这样的学习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接触不同的中医内容和领域,也开始认识一些中医师和爱好者,在相互的沟通和学习中不断进步,很多线下的活动和交流对我帮助很大。我感觉中医的大门正在向我敞开。

同样在这个时间,我开始意识到学习中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知道的越多就越无知,我开始陷入中医知识的深渊,得门却不能入。慈光也正是在这时出现在我眼前的。

现在再来描述一下我理解的中医吧,它是一门复杂的综合学科,上要知天时,下要懂地理,中间还要了解人体这样一个奇妙的结构。

人有脏腑,经络,腧穴,还有表里,阴阳,虚实,寒热。五行生克要懂得,气血生化要了然,各种辨证要清晰。什么五味五色,五运六气,天干地支都要成竹于胸,这些还仅仅只是基础,因为这些只是道的一部分,就是中医理论基础,中医讲究“以道论医”,只有学习了道,才可以“以道御术”,也就是对证治疗了。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就已经开始要放弃学习中医的念头了。那我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来说说“道”,介绍一下慈光学习中医的捷径;后面再说“术”,即对证治疗的方法。

  有些朋友看到说有学习的捷径,那前面讲这么多不就是故弄玄虚了吗?其实不是。

中医的“道”其实比前面讲的还要复杂,只是在这么多的理论体系中间,慈光中医的老师通过这么多年的治疗和教学经验,找到这样一个可以让初学者容易学习的切入点,让学员可以比较轻松的进入中医的大门,后面的路虽然也难,但至少入门了。

我是在进入慈光中医学习后,才掌握这个方法,得出这样结论的。

这个方法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叫“经络辩证”。经络辩证的初级阶段只需要了解人体的脏腑器官和十二条经络的走向等基础知识,就可以轻松的辨别普通病痛的病因,这在很多实际操作方面是西医望尘莫及的。

举例子来说,很多人经历过牙齿痛,都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西医除了用消炎药之外无处下手,消炎药不是抗生素就是激素,对人体的危害目前是公认的。

而从经络辩证的角度简单来说,上排齿是胃经所在,下排齿是属于大肠经所在,所以分别点按内庭穴和合谷穴的大概位置就可以有效止痛,而通过刮痧舒泄的手法操作会更有效。

另外,有些人莫名的脚痛,去医院检查拍片都没有问题,但从经络辩证的角度来说,大脚趾痛是脾经的问题,小脚趾痛是膀胱经的所在,而后脚跟痛就可能是肾有问题了,如果是小病症,只需要在相应经络上用简单手法就可以解决。

这些小病症可能是今后大毛病的先兆,而我们如果可以自已简单快速的解决,这就是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最好写照,相信也是慈光中医一直坚持做免费中医培训的初衷。

有人说,中医辨证哪有这么简单,那我自学就能当医生了。当然,经络辩证只是中医理论基础的入门方法之一,它在辨别和处理简单问题时比较直接有效,可是真正要通过经络辨证来治疗疾病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另一方面中医可以自学,但有老师指导,有同学交流和实践经历,过程更愉快,效果也会好很多倍。

所以我非常推荐有兴趣学习中医的朋友一起来慈光学习。记得一次在慈光中医的课堂上,有位师兄左胸口莫名的疼痛,老师就让学员现场尝试解决。

当时我们就讨论判断那个疼痛的位置属心包经,然后通过简单的手臂按压就现场解决,时间只用了半分钟。师兄的病痛解除了,学员也学到了宝贵的实战经验,这样的例子在慈光的学习中数不胜数。

很多人会问,简单的按压和刮痧就可以治病么,中医不是都要吃药的吗,最少也要扎针才算治疗吧。那么我下一次再来说说在慈光学习中医的治疗手段——“术”的体会。如果你也开始对中医的道和术感兴趣了,就赶紧来慈光一起学习吧。

慈光6期学员

2015年6月

相关文章

  • 中医的“道”和“术”——中医入门心得(上)

    中医的“道”和“术”——中医入门心得(上) 和很多人一样,我最早也是从养身节目开始接触中医的,当时感觉中医好神奇,...

  • 学中医

    2020.4.10 那天说要学中医,请教了自学中医的高中同学老徐,他很细心得推荐了从入门到进阶各种级别的书和视频,...

  • 历代中医大家都是业余中医,读后感

    历代中医大家大都是业余中医,我看了文章也很有感触。 1这些大家不仅熟悉专业领域的术和法,对道的把握更为精到,这个道...

  • 砭术在儿科创造新高度并获奖,小儿腹泻

    首先祝贺由阮爱群(洪江区中医医院副院长)老师和砭砭姨老师(著有《中医砭术疗法》)等共同完成的《中医砭术治疗儿科疾病...

  • 中医、西医(现代医学)、营养学(现代营养学)有哪些区别?

    中医、西医、营养学这三大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中医很棒,有高度,到了“道”的高度,在方向上正确的,是“道”、“术...

  • 道家医学?

    自古“医道同源”,又有“十道九医”之说。可以说“道医”和“中医”是息息相关的,或者说“道医”就是“中医”,“中医”...

  • 中医不是术,还是道

    范仲淹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当时的文人就抱着这种处世态度,所以说治国和治病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并且在古代的文...

  • 中医体系

    2016-10-24 00:18:02 中医的本质和来源 中医是形而上的一种灵疗法。中医在古代被称为巫术或辅行术。...

  • 中医传统养生术 叩齿吞津保健法

    2018-05-19 荣氏中医诊疗室 中医传统养生术 叩齿吞津保健法 “叩齿吞津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

  • 2022-03-22

    《中医入门》 中医治病,主要是依据理、法、方、药相结合的一套医疗方法。从这四个方面认识中医,理解中医特点、掌握中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的“道”和“术”——中医入门心得(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ri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