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我度过了懵懂的童年阶段,忧郁的青春阶段,我虽然毫无准备并且也极不情愿,但在时间的助推下我还是站到了成年阶段的行列。
曾如此渴望长大的我,在成年人的队伍里排着队却感到如此不安。我很想要再退缩到那个“小孩”的壳子里去。我有些迷惑,有些害怕,虽然这样的感受过去也一直伴随着自己,但如今后面的那个“壳”已经碎了,我再没有地方可以躲藏。
对于一个内向敏又有点孤僻的人来说,对社会、人际关系极其不适应。尽管很多时候也渴望与人建立关系,但时常矛盾挣扎半天,下一秒就就迫切地想要独处安静来逃避。
“你这样的人,怎么混社会?”
“我不想混可以吗?”
“你也太软弱了吧?”
“我承认我软弱”
内心两个声音一直在吵架,我夹在中间,头痛不已。
上学的时候,我最常想的一个问题是,有什么工作可以不与人打交道?毕业前夕,还是没有答案。因为,无论什么工作,都无法完全脱离人际关系。人是社会性动物,无法脱离社会存在。
“与其让社会来适应你,不如自己迈出一步去适应社会吧!”
内心一个清楚的声音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