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慢半拍在一起后的时光里,在很多时候,虽然我很不耐其烦的叫他“王老师”,也很讨厌他的“教条主义”,但是不否认,他无形中纠正了我的一些价值观。很多时候,我不否认,成长中的“宠爱”是我的性格很“执拗”,也会无形的被很多不顺如人意的事情所“委屈”。他总告诉我,成长不是靠说的,谁都不会靠一张嘴去说动一颗心,成长也不是靠时间来计算的,它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
我不去否认,因为我也认同。大半年的办公室环境氛围让我很难去融入,更多的是我不喜欢叽叽喳喳的八婆,看不惯的我更加排斥这样的环境,处境越来越尴尬。晚上我习惯性的靠跑步释放压力,但膝伤让我跑着跑着泪流满面,为什么我仅仅想要拥有的跑步都让我迈不开腿。慢板怕可能无意的一句话:“都快三十岁的人,还哭哭啼啼。”,但就是这一句话,让我瞬间被警醒,我开始相信,成长是一瞬间的事,就是被警醒的一霎那,也就是这无形的话,导致在接下来的半年内不会再昏睡。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在很多的人与事情上,脑子都会“放空”,就如我讨厌的办公室环境,我不停滞那个点,我现在也觉得舒服多了。其实很多时候,你所谓的走不出来的境地,你所谓的时间带给你的伤害,你所谓的内心的怨恨,都是你不愿意走出来后果,你把自己垒了一堵墙,死死的堵着了窗。
不管经历如何,我时刻都认为世间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包括我遇见的所有人。如果未来我有孩子,“善良”和“知足”会是她(他)人生的信条,没有任何的课本与教条能真正的使人变得“聪慧”,只有“教养"才能真正的使自己强大。
角度不同,定位不同,态度不同,差异永远都会在。允许差异的存在,尊重差异的存在,也是一种”放空“,当你懂得,纠结差异永远无济于事的那一刻,你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安排。
之前总觉得,所有人都倾向你是对的,这才是你”优秀“的表现;其实强迫他人接受你所谓的“思想”,很大程度恰恰反应出自己是一个极其不自信甚至自卑的人。靠“说教”拉拢同情者确实是一件很low的处事方式,我也是在两个人慢慢相处中不断的发现“我认为”是一件多么伤人又伤己的教条。敢于承认,敢于面对自身的“弱点”,不在乎他人怎么看你,也是慢慢成长的第一步。
所谓美好,其实就是阶段性的“放空”,也是“清空”自己的过程。不用比较,不用画框,有风,就能起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