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无法有效的交流,那就不要交流了。
曾经有一位同事说过这么一句话——能聊就多说两句,不能不聊就少说两句。简单方便的相处方式,彼此之间既舒服,又能保留彼此的颜面。
可现在的交流方式越来越粗暴,一言不合就是各种各样的诋毁,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自己的颜面受到了损失,最后演变成了相互的厮杀,厮杀来厮杀去,虽然没有外在伤害,但这种伤害全部在心里,给自己的心灵蒙上了层层的阴影,致使自己以后所遇到的人,看着谁都不像好人,随时做着战斗的准备,只要自己不舒服,上来就是——战斗。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清楚,这种没有必要的争论是最没有意义的,可是就是这没有意义的事情,让人乐不失彼的在进行着。也都知道、清楚,人,不可能将自己看的太重,看的太重了,难受的其实是自己。可是终其结果——做不到。
从人的角度来说,唯一受不了的就是不允许其他人看不起自己,尤其是说出来的话,触及到自己的“痛点”。古典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中说——有些人身上有一个按钮,其他人按一下就可以决定自己的喜怒哀乐,哪怕自己不愿意如此,更不希望将决定权交给其他人,可事实却是实实在在的进行着。
很多时候感觉人的戾气太重,并非是人有多么坏,而是担心自己的“人设”被人玷污了,明明是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错的人,被人诋毁,被人污蔑,就受不了,担心因为诋毁、污蔑而丧失,或者错过什么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所以但凡遇到诋毁、污蔑,第一件事就是反驳,当然反驳也分很多种,现在人也变的聪明了,通常用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受人诋毁、污蔑,同样用诋毁、污蔑的办法还回去,这样的办法真的有效吗?如果真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算是有效的,最起码对方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其实这是最没用的办法,因为这种办法的结果是——干耗。至于是否能够杀敌一千不清楚,也验证不了,但实实在在的是伤害着自己。
就像那位同事说的那样——能聊就多说几句,不能聊就少说几句。至于诋毁、污蔑、批判、谩骂、指责这种看似解气但不实用的办法还是不用为妙,至于其他人怎么做,让他做就好了,如果认为是伤害了自己,那也是自己允许的,如果自己不允许其他人伤害自己,任何人都无法伤害自己,争辩与反击并不是最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办法。
搞清楚、脑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管其他人说什么呢,如果其他人能够决定自己的好坏、喜怒哀乐,那自己还是自己吗?
哪怕是被人诋毁、受人污蔑,毁了自己所谓的“人设”那又如何,听取谗言的又不是自己,又何必去争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