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未来某一天,想象这么一个场景:
某天有个外星文明试图来征服地球,但是道德水准极高的外星文明不愿意与人类发生战争。于是,就好比古代两军对战时总是派出勇士来决斗一样,外星文明对人类说:‘我们不要打仗了, 我们双方各自派出一支最优秀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程序员团队(也能是任何人),我们比赛计算三体问题,谁输了就诚服对方好不好。’人类同意了。
不过,人类这边确实是派出了最出色的团队,外星文明那边倒不一定,没准随便叫了个工程师就出战了。结果人类完败。
所谓三体问题就是计算空间中三个星体的运动轨迹问题。这三个物体都受到其他两个物体的引力影响,这使得计算起来极其复杂。初始条件的极小变化都会对计算出来的轨迹造成蝴蝶效应般的影响,但是无限的初始精度又不可能,这使得三体问题貌似无法计算(对于人类来说)。
人类提出个混沌理论来论证说这个问题无法计算。对于外星文明来说,混沌理论翻译一下意思就是说:我实在是算不来啊!!
关于这个问题能讨论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至少这个问题上人类目前还真是无能为力,我们只能计算好二体,于是人类请求外星文明我们比赛计算二体吧,要不一体也行?
外星人说呵呵,然后给人类展示了整个银河系中星体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精确轨迹,那可是不知道几个体的计算了啊。
人类只能诚服,这仗肯定是不用打了。我们还会反思:就拿征服银河系来说,按照目前的文明水平,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连星体的轨迹还算不来!
人类文明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与历史的对比似乎让我们获得一种无比的自信,觉得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得快逆天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把我们的视角不仅仅停留在过去,也放在未来,我们还会这么认为吗?
-2-未来的文明进程
本期云雀想探索一下人类文明未来的历史。我们不会太在意某些细节,我们希望能得到的是关于文明未来的最宏观图景,当然,我们侧重的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
人类过去经历过的时代有: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可以分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当前正在经历的是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的过度,基本上算是处于信息时代后期。
过去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就不说那么多啦,那么未来呢?在未来人类将经历智能时代,智能时代的前期是信息智能时代,表现为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信息智能时代离我们很近,可以说正在发生。
信息智能时代的特征在前期是数据主义,万物通过数据互联,人类个体通过数据互联。
信息智能时代的特征在后期是算法主义,万物根据算法决定自己的行为。算法主义要以成熟的数据主义为基础。比如未来的交通,通过一个超级算法指导车流。信息智能时代的时间跨度大概在未来一百年,也可能不到。
接着人类文明会进入到生化智能时代,生化智能时代的代表词可能会是基因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类能够在生物化学层面上实现按照人类的意愿智能化。在这个时代,众多的生物学技术使得人类能够攻克很多疾病。这个时间跨度大概在未来两百年内。
再之后,人类会进入更加微观和更加宏观的时代,技术上的发展也是向着微观和宏观连个方向突破。
微观上进入量子时代,人类获得了对事物粒子层面的操作能力,量子时代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终结。这个时间跨度大概在未来一千年内。
为什么说量子时代中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就终结了呢?因为在量子时代,人类将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任何产品都可以通过粒子层面的操纵得到。就拿水果来说吧,不用经历播种,浇水施肥,采摘,运输这样的途径了,而是直接‘量子打印’出来。
在量子时代,传统意义上的财富都变成了现在的空气和泥土一样,财富需要重新定义,社会关系也需要重新定义。
而在宏观方向则是进入星际时代。星际时代意味着人类具备了操纵星体的能力,我们能改变行星的运动轨迹,我们能影响恒星的燃烧进程,我们甚至能制造和消除黑洞。这个时间跨度在两千年内。
那么,再再未来呢?
-3-文明的信息与能量视角
大部分未来学家的视角要么很短视,要么很碎片化。他们确实很聪明,云雀的思想也受到不少这样思想家的影响。他们能预见某样具体的技术,但很少见到有人提出一条清晰的主线。
划分人类时代的视角是什么呢?有两个最主要的维度:信息与能量,人类时代划分的依据就是人类分别对信息和能量的掌控能力。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对人类历史上所有时代的描述,每个时代突破性质的技术要么是增强了人类对信息的把握能力,要么增强了人类对能量的把握能力。信息和能量永远是人类进步的主题,两个根本的维度。
在原始时代,人类获得能量的方式是狩猎和采集,农业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被动局面,人类获得能量的方式实现了最初级的自动化,农业的本质是一场能量革命,也是自动化革命。
文字符号的出现是最初的信息革命。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提升的是人类掌握能量的能力,信息时代提升的是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智能时代解决的也是信息问题。当前发展迅猛的新能源试图解决的是人类的能量问题。
在未来,人类何时能够走出银河系取决于人类对信息和能量的把握能力,走出银河系需要飞船采取某种可靠足够的能量方式,这是能量的维度,同时还需要计算各个恒星行星的运行轨迹,计算所有星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计算黑洞的构成,这就是信息维度,两者缺一不可。
现实中难免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观点,说什么样的技术称得上是革命性的,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文明。要去判断很简单,这样技术是不是根本上提升了人类把握信息或者能量的能力,如果不是,那就只是已有技术纯粹的应用和小发明而已。
比如现在大吹特吹的物联网技术,它无非只是数据主义和算法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小应用而已,根本算不上革命。
-4-文明的时间与空间视角
不过,除了信息和能量,还有别的更宏观的视角吗?我们说的信息和能量视角其实免不了也有短视的意味。想象一下,在一千五百年后的3518年,也有个像云雀一样喜欢思考的人写了一篇预测未来的文章,里面写到:
“划分人类时代的视角是什么呢?有两个最主要的维度:时间与空间,人类时代划分的依据就是人类分别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能力。”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面,人类的文明其实一直处于瓶颈中,人类有了信息时代,数据主义,算法主义,还有了智能时代,更有了量子时代和星际时代,不过这些时代的变化却没有根本上改变人类掌控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历史上的高铁和飞船再快,还是得老老实实地沿着空间移动;量子时代的生产力再发达,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在时间中生产。这样的技术没有根本上改变人类掌控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在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技术发展到了极致之后,也就是在量子时代和星际时代之后,人类文明应该进入时空文明。时空文明意味着人类获得了操纵时空的能力。这是一种比较高端的文明程度了。
-5-未完待续的探索
时空文明会是一种怎样的文明,有那些特征技术呢?在这样的文明下社会关系将会怎样塑造?时空文明之后还能有什么文明?
不过,更加关键的问题是,人类文明真的会照着这样的路径一直发展下去吗?我们会不会遇到瓶颈?会遇到怎样的瓶颈?
回顾一下历史,当前的技术爆炸(这样的爆炸基本上已经结束)其实基本上得益于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技术上不计代价地投入,冷战成了文明发展的助推剂。随着这一切的结束,我们会发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边际效益递减的限制,文明的发展似乎失去了动力。
在未来,这样的困局如何破解?需不需要有个外星文明拿个三体计算问题来刺激一下我们?
欢迎期待更加精彩的探索,我们下篇继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