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威士忌的发源地
京都府和大阪府边界的天王山麓

三得利,威士忌圣经上篆刻的东方气息
三得利,这家最能代表日本文化的企业之一,在苏格兰威士忌、美国波本威士忌等诸多品牌之中,打出了自己的声势,以新贵的姿态成为东方威士忌的代名词。背后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历程,引人入胜。
鸟井信治郎播种

“我就想实证一件事,那就是即使在日本也同样能造出威士忌来。”
鸟井信治郎几乎是破釜沉舟。他将此前生意经营的收益全部投入到了威士忌的研发上,1923年在京都西南的山崎兴建了日本第一家威士忌酿造厂,作为日本最知名的水源地之一,山崎也是当年名茶师千利休设立茶室之地。
经营初始,生意并不是很好,因为虽然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脱亚入欧”,努力学习西方,饮酒习惯早就已经带入了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所以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洋酒文化盛行,生意才逐渐红火起来。
日后,鸟井信治郎聘请了出身酿酒世家,且曾在威士忌故乡——苏格兰学习最地道的威士忌酿制法竹鹤政孝一道酿造属于日本的威士忌
历经五年的心血奋斗,鸟井信治郎和竹鹤政孝1929年推出了第一支日本国产威士忌“白札”,深谙广告营销的鸟井信治郎提出的广告语是“有了它,您不再需要舶来品”。
但由传统苏格兰技法制造出的“白札”因具有浓重的烟熏味,与日本消费者与生俱来的口味并不相符合,三得利陷入困境,并且鸟井信治郎与竹鹤政孝在威士忌日本化还是坚持传统苏格兰技法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两人分道扬镳。
竹鹤政孝创办了Nikka威士忌,继续保持传统的苏格兰风味。
鸟井信治郎则转向研发调和威士忌。
如今Nikka和三得利被称为是日本威士忌酒界的南北双雄。

佐治敬三试试看
美日战争导致三得利早期的企业基础功亏一篑,并且鸟井信治郎的长子鸟井吉太郎英年早逝,家族企业进去黑暗时期,就连鸟井信治郎本人也一蹶不振。
直到次子佐治敬三从战场复员,家族企业重建的计划才提上了日程。
1963年,公司正式更名为“三得利株式会社”,社名的来历是太阳(SUN)加上鸟井的第一个字“鸟”的日语读音(TORI)。
鸟井信一郎的国际化
佐治敬三1990年将经营大权传给了侄子鸟井信一郎(鸟井吉太郎之子),鸟井信一郎时年52岁,他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1967年才加入三得利,在那之前则任职于住友银行。
常言家业三代而亡,但作为公司第三代的鸟井信一郎,非但没有让家业消亡,反而主导开拓了三得利发泡酒、营养饮料、健康食品以及新药研发等新的事业板块,并且让三得利的经营走向了国际化,三得利从1995年在上海设立啤酒公司到1999年便获得上海啤酒市场第一份额
佐治信忠的香瓜酒
佐治信忠在被派到美国分社解救危机时发现,在美国已经存在了很多品牌根生蒂固的威士忌,三得利在威士忌这个市场上已经被边际化了,佐治信忠果断选择另辟蹊径,从其它产品打开市场,但这对日本传统企业观上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就像日本武士道所传达的忠的思想一样,日本人对待产品也是抱有很大的忠诚度的,认为只有在一个产品上倾注无限的忠诚才是应有事业态度。
但是佐治信忠还是毅然决然的开拓新市场,推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软饮料“香瓜酒”。
如他所愿,“香瓜酒”一经推出就因口味独特,在美国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很快跻身进口饮料前五名,成为三得利开拓欧美市场的利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