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斯曼演讲圣经1-说的艺术》有感
这本《魏斯曼演讲圣经1-说的艺术》,是自己在书店中多次看到的一本书,但是由于对书名为某某圣经的书有一种不太好的印象,一直没有买,直到下定决心看一下演讲类的书的时候,一口气也将其收入进来,这才看了下来。《魏斯曼演讲圣经》是全球顶级商务沟通大师、世界排名第一的演讲教练杰瑞·魏斯曼的经典演讲著作。作者杰瑞·魏斯曼,曾为微软、雅虎、思科等500多家全球顶尖企业CEO做过大量的演讲培训,从这本书中很多的实例中,也看得出作者多年作为演讲教练的经验结晶,收获还是不少的。
一、先右脑后左脑
如何能够更好的说服别人?如何能够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呈现的淋漓尽致?从零开始准备一场演讲应该怎么做?想解决这些疑问,一开始要从头脑风暴开始!你也许想省掉头脑风暴这一步,缩短准备的过程,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归类呢?我现在就可以列出演讲需要强调的几个要点,这会省下很多时间。这是理性左脑的想法,它不愿看到自由联想的混乱状态,但这不是人的思维运行的方式。
正确的作法是:先右脑再左脑,先用头脑风暴散乱地抛出一堆想法,然后斟酌用词再组合成句子和段落,最后做出PPT。这是因为从左脑考虑的逻辑、顺序、语法和遣词造句开始打造一场演讲,其效果是不理想的。演讲是个创作过程,必须从挖掘右脑才有的思维“富矿”开始,用正确的大脑做正确的事。
这让我终于明白九宫格写作法的原理了!我一直用一种自创的九宫格的方式来策划自己的发言,或是对于原创的一篇文章进行构思,这是自己多年来总结出来的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但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效。通过看这本书,一下子明白了这其中包含的原理了,自己这种用九宫格来先散乱的写下要点的方式,不就是一种自己一个人的头脑风暴吗?这让自己可以充分的抓住想要表达的核心的内容,然后再通过左脑思维来结构化,然后再进一步就完成演讲稿或工作了。
二、找到利益点,并让其通俗化
让利益点通俗化,也是右脑的强项。
书中的一个例子很有趣,一家高科技公司掌握了一项技术,可以通过穿过皮肤的管线定量供药。这个复杂的技术很专业。就在公司高管大谈基质与渗透促进剂时,作者打断他,让他用一种更通俗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把基质想成卡车,药是货物,皮肤是过境的关卡,在那里卡车必须停下来,渗透促进剂就是拉起障碍物的电动机,中以使卡车顺利通过。我们可以向专攻这几种疾病的大制药公司收使使用费,这就和拥有一首热门歌曲的版权,每播放一次,就收一次版税一样。”这样一来,大家都听懂了。
我自己之前从事的工作是品牌管理工作,很多的时候需要就自己公司内的一些产品来审定一些设计海报,或是修改一些宣传文案,对于本公司的产品,自己内部的人员与出来的东西非常枯燥,以为受众都是与我们一样的专业人士,这就让自己一再要求他们再修改,或是与他们一起修改,甚至是自己直接找到负责产品开发的人员,与其讨论他的产品的功能细节,然后再通过通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转换之后,效果会好许多。
三、直接点一下听众的名字
如果在演讲的时候,你知道台下听众的具体的名字,可以让右脑发挥想象力与联想能力,提一下他们的名字,这样会让听众格外有种被尊重的感觉,这种方式其实是作者讲的7种外部串词之一的:直接指称。
作者进入纽约大学参加新生典礼的时候,被大学校园的气场震慑住了。台上的院长、教授依次进场,在台上气定神闲的看着我们这些菜鸟。一位公认为口才最好的教授开始演讲,高中与大学有很大的区别,有一个做法我们保留下来了,上课点名,说完,他掏出一叠名片一样的东西,这是你们的出勤卡,另一只手挑出一张来,“比如你是杰瑞 魏斯曼……”作者惊恐至极,就好像从穹顶的回声中听到了上帝念自己的名字。作者不是唯一有这种反应的人,作者周围的新生也都看着他,然后这阵小骚动像涟漪一样很快在人群中扩散出去。
这种方式其实自己之前也多次运用,感觉效果很好。有一次单位里举办一个全体的会议,做为负责人之一,我需要发言,具体说什么呢?于是我就谈起了台下的一位同事去火车站送我的事情,当时我们交流着如何更好的开展工作……,说这样一段话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同事们眼睛紧紧盯着我,非常成功的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场方式。2016年6月2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