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约不同系统的咨询师同行处理相似的人生议题,感受不同咨询师的处理手法,能量状态,以及对同一个问题不同视角的咨询处理。
这种体验丰富了我的咨询视角。分享被两位男咨询师支持个案的体验。
1.重视语言的力量

一位是催眠系统的X老师。他用的是纯催眠手法,几乎不带故事的讲述。
我那天的体验,整个过程和平时做冥想差不多,比较放松,和自己同在。但催眠引领人进入内在的路径有点好玩。
在他越来越快和强有力的催眠引导下,我看到自己举起的合并的左手慢慢张开,感受到语言的能量。
很多古老的巫蛊里有一个手法叫“言咒”,佛家也有讲“口业”,包括现在有些朋友很喜欢做一个实验,比如对两个苹果分别说,“我爱你”“我恨你”,会发现苹果之间的状态会有明显的区别。

这些年,我常常会留意自己的说出的话,也会对孩子,对周围人的语言有觉察和留意。今天我说话的时候,是否做到了中正,是否做到不口出恶言?我表达欣赏,感谢美好更多,还是在用我的嘴巴攻击和评判?
平时在咨询中也会给案主带冥想,冥想词大部分也是温暖和平和的表达。我想,这样的传递,在陪伴案主的同时,也是在滋养自己。同时也升起很多的敬畏心。某一个阶段,会有些错觉,觉得自己很棒,所学也很接近本质,所能做到的也超过了很多一起起跑的人。但看见的越多,越感觉世界很大,智慧和法门很多,身在此山中,我仅仅只是此山中的微尘一颗。
在此,也感谢X老师毫无保留的分享和支持。
2.情绪成熟的男性力量

(2017.11,《超越信念》工作坊结束时,准备奔赴远方的我和老克)
第二位是我们亲密关系系统内的一位同仁永清老师。记得2017年我们一起去台湾花莲参加克老师的《超越信念》工作坊时,半夜一起下山去原住民聚集地吃宵夜。听永清在的士上一本正经的说他已经“开悟”的体验,车子经过半山的陵园区,我们都吓的战战兢兢,看到那“开悟”的同仁也带着恐惧的正常人的反应,我们笑得都忘记害怕了。花莲的夜晚很美,小食也很好吃。那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太平洋的海风带着温柔徐徐拂过,我们驻足在90后的流浪歌手面前,听她唱《张三的歌》,轻轻和着,迎着风在帽子里丢下几枚台币。
那时候,会对“开悟”这些有很大的期待和好奇,如今我们都安在自己的生活里,平实的过好每一天。永清不再到处跟人说自己“开悟”了,几年不见,他的状态似乎更通透了。

前两天我们在一场沙龙上遇见,约了个案。这个下午,作为案主,在自己的咨询室,我全程体验到一位成熟男性咨询师的宽厚和温暖,耐心和不动声色的稳定与流动。

在咨询师不成熟阶段,很多时候容易去到“多做什么”的状态,因为会有一个角色的限制,总担心做的“还不够”,很容易多做,多说或带得有点着急,好逃避去体验“我不是个好咨询师”这个感觉。永清全程不着痕迹,没有因为自己“不需要做什么”而不安,倾听的功夫很扎实。“在”的状态也很持续,我几乎没有感受到他跑掉。
今天的咨询,我处理的议题是“告别”,看清自己在过往情感状态中的“粘连”,并明确自己的需要。永清看上去没做什么,但支持我很好的完成了这个部分的处理。欣赏。
这次的体验,也让我想起几年前在一场觉知舞工作坊中,一直念念不忘的一次共舞。那位舞伴也是一位成熟男性。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我其实是不知所措的,呆呆的一动不动,内心会有一些担心同伴的反应。在我傻傻的时候,他也一直没有动,但能感觉到对方传递的是耐心和接受,以及同在。当我先试探性的慢慢移动一根手指头的时候,他也会同步给出回应。我慢的时候他慢,我快的时候他也会快,我迷失的时候他会成为那个引领的人,我想要引领的时候他会温柔的跟随。这种没有语言但很有身体语言交流和互动的信息传递,是非常美妙的体验,也是关系中,很多人想要去到的状态。以前我会认为是在爱情中才会有的,而今发现,其实这是一种能和别人同在的能力,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或者叫修行习得。
有关过往情感的告别和能量清理,在这个个案中也有很深的体验。有机会专门写一篇吧。
快速记下这些,当是成长路上的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