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倭国说

作者: 默恭 | 来源:发表于2018-03-09 18:58 被阅读0次

                    ——梓宸

  吾尝闻东南有贼寇,其国名曰倭,是故天下皆以倭国相称。吾亦尝闻倭国地处僻岛,弹丸之地,化外之夷蛮也。其国主竟有以自号天皇者,此举比之夜郎亦不承让也。

吾国自古为天潢贵胄,倭国卑贱而吾国不以此而弃之。

  唐时倭人遣使入朝,习吾国之技艺,吾国天朝上国亦不敝帚自珍,欣然而受之。但倭人终乃蛮夷,不因此而感怀吾国之恩遇。竟于后世师以吾国之技艺征伐吾国,此不为天下之缪乎,何其悲也,乃感狗咬吕洞宾之叹,农夫与蛇之哀。

  时至宋明,倭人袭扰吾中原百姓,故百姓多为其所祸,其人皆家破人亡,不知所归,吾国不忍加之,多次教化其人,然其不尊号令,一意孤行,溢加猖狂。吾国也因心慈之举,而出后世之祸。

  时至百年后,愈加激烈,此所谓子系中山狼之辈应如是罢。倭贼入侵,血洗中原,屠杀我中华大好男儿,血染我千秋江山社稷,侵杀百万之众,千万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江山社稷危矣。

  吾国善举,竟招来此等祸患,十几年间,八年抗战,世道猖乱,皆盖因倭国所至。

  是故子曰:“是可忍孰不可忍。”

  吾曾闻:“盗者,亦有盗也。恶者为人,亦有感怀之心。”而倭国则其不然也 。

  猪狗之畜,得人感遇,尚能有感激之情,于人危难之时而报之。倭国则其不然,由此可见,倭人名随为人,实则不如猪狗,实大悲矣。是故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吾友闻春秋公羊云:“十世之仇,尤可报也。”吾国有教化之道,亦有兵戈之盛。吾非好战之人,实倭国乃蛮夷之众不晓礼术教化,不懂礼义廉耻。是故吾国应兴兵戈之利出使倭国教化其人,兴以一方教化,此乃大功也。以兵戈之器感化其人,开其愚智。故吾国出兵非是战也乃教化也。教化之功盖天下。吾国当攻其城池,掠其土地,兴以教化之道。

  是故吾国伐倭,乃天意,代天教化倭人,乃应有之礼也,实乃万世之功德也。

相关文章

  • 讨倭国说

    ——梓宸 吾尝闻东南有贼寇,其国名曰倭,是故天下皆以倭国相称。吾亦尝闻倭国地处僻岛,弹丸之...

  • 无声琴

    明朝年间,倭国多次进攻明朝属国高丽,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这一年,倭国派遣使臣来明朝进贡,实为试探虚实。 倭国使...

  • 话说倭国

    昨晚刷视频看到倭国的火山烧起来啦,瞬间感觉这烟花点的漂亮,就像一朵珍贵的艺术品。当然更希望倭国的“八岐”老巢也烧起...

  • 将军

    鸿羽出身武将世家,其家族世代为凌国征战,为保国家太平。其祖先许下宏愿,倭国一日不除,后世子孙不可安逸。 倭国,凌国...

  • 《灭倭国论》

    徐福东渡,虽言传说,后汉光武,御赐倭王,“委奴”金印,是为藩篱,则为铁证,世代属民,理应奉朔。唐宋治隆,遣...

  • 原来日本名字是武则天起的

    唐朝学者张守节记载,武则天改倭国为日本国,日本国的由来是光武帝刘秀接见使者时,见其人矮,便赐名为倭国。新唐书则记...

  • 《一口气读完日本史》 孙秀玲

    最早提及日本的中国文献是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山海经》,书中写道:“盖国在钜燕之南,倭北,倭属燕。”大约300年之后,...

  • 萧绎

    南朝画家,代表作《职贡图》 残存的画卷上有12个人物,他们分别来自波斯,百济,龟玆,倭国,狼牙修,白题国,末国等国...

  • 裁缝间谍

    阿川是倭国一个著名的裁缝,他经常给倭国的社会名流甚至皇室成员做衣服。他的言谈风趣幽默,很容易让人对他产生好感...

  • 正月十四话糟羮

    台州(临海)人向来把正月十四定为元宵节。据说与戚家军抗倭、尉迟恭筑城有关,也有说与方国珍孝母有关。总之,台州(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讨倭国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jm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