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作者: Li止于至善 | 来源:发表于2020-09-18 10:07 被阅读0次

【原文】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翻译】

孔子说:“按照礼节去侍奉君主,别人却认为这是在讨好君主哩。”

【典故】

周礼,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它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一方面,它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延续着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社会结构,从而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又仍然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孔子一再强调自己是“述而不作”,“吾从周”,“梦见周公”……其对“周礼”的态度,反映了对早期奴隶制的氏族统治体系和这种体系所保留的原始礼仪的维护。

【解读】

这一章从侧面表明了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其时臣侍奉君多无礼,故有人做到了服侍君主尽臣子之礼,却反被人认为是在谄媚,故孔子有此感慨。

【名家解读】

什么是“礼”?古人解释说“礼,履也”,就是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履行的责任。一方面它是一套外在的制度(即通常所说的“礼制”),一方面它还是一套内在的观念(即后人常说的“道德准则”)。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希腊、罗马不太一样,维系古代社会结构稳定的不是奴隶主贵族和平民奴隶两大阶层的对立,而是由亲疏远近的血缘关系和上下分明的等级关系混融起来的各阶层的和谐,周王朝尤其如此,它是由长幼分宗、婚姻系连、嫡庶区别等一系列形式建成的一个巨大金字塔式结构,塔尖、塔身、塔基之间既有层层压迫的等级关系,也有互相依存的亲缘关系,使这些关系不致于混乱无序的制度叫作“宗法制度”,而礼就是宗法制度,支持它得以成立的观念就是宗法观念。

——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

相关文章

  • 《论语》八佾篇18/26

    2021.10.03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

  • 论语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 被人冤枉了怎么办?丨“一张图秒懂论语” 3.18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 学习论语16‖八佾第三

    18、子曰:“事①君尽②礼,人以为谄也。” 注释: ①事:侍奉②尽:全都(依照)③以为:认为 译文: 孔子说:“侍...

  • 论语学习(八十四)

    (十八)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Confucius remarked,“Men now account...

  •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原文】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翻译】 孔子说:“按照礼节去侍奉君主,别人却认为这是在讨好...

  • 《论语》52-53 做到有礼有节就好 别在意别人的眼光

    52,“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5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52,孔子恭敬叩拜君王,却被人...

  • 八佾第三(3.18)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注释: 谄:巴结讨好。 翻译:孔子说:事奉君主处处以礼,别人认为我是在巴结...

  • 日论一语

    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读《论语》54 | 儒家的君臣之道

    【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bd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