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猪肉价格可是飞上天了,非洲猪瘟愈演愈烈,导致农村大量的散养户忍痛宰猪弃养。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猪肉价格翻了一倍。昨晚母亲给我打电话,还叹息道:“今年过年可过不好了,猪肉价格这么高,家里的猪又都宰了。”
在英山农村的大多数家庭里,养头憨头憨脑的大黑猪过年是标配。一般到了腊月就进入了过年的节奏,腊月中旬就要寻思着宰猪了。过年时候说“宰”“杀”之类的词不详,所以有了“伏年龙”这样的说法,“年龙”自然是对猪的尊称了。这种说法一般是在邻里之间问候,两人碰面,一人开口问道:“年货办好了吧?年龙伏了冒?”“伏”字少了杀伐之气,“年龙”是夸奖他人养的猪又肥又壮。
伏年龙是主人家办年货的大日子,有挑剔人家会翻翻黄历书挑个好日子。挑好日子后就是约屠夫,主人家跟屠夫约好某日某时到家来,屠夫嘱咐主家提前烧一大锅开水准备。跟屠夫约好时间后,就要约邻里三四个男劳力到时来搭把手。日子到了,屠夫拉着刀具和“浴桶”到主人家,“浴桶”是退猪毛用的,木质椭圆形一人多长。主人家在屠夫到来之前,一般会准备一桶猪食给猪喂饱,有点像死刑犯吃断头饭。屠夫待帮手到齐了,就要进猪圈逮了。逮猪由屠夫指挥,其他人协助各逮一条猪腿,几个合作才能将这200多斤的猪推到待宰的板上。正因如此,喊来打下手的几名汉子我们就叫扯猪脚的。遇到性子刚烈不肯就范的猪,屠夫还会拿出一个铁钩子勾住猪嘴巴往前拽。猪受不住痛,只能乖乖跟着屠夫的钩子走。

几个壮汉费九牛二虎之力讲猪摁在案板上之后,屠夫抽出窄长的尖刀对准关键部位捅下去。屠夫进刀之前,主人家便将准备好的盆子放到案板下方接猪血。猪血可是个好东西,猪血利肺有美容养颜功效。新鲜的猪血可以与豆腐搅匀做猪血馒头,凝固后放沸水过一遍可以作猪血豆腐或者猪血粉丝汤。
别小瞧屠夫的这一刀,如果捅的好,抽出刀猪血放出后,猪一会儿就不动弹了,少了很多痛苦。捅歪的话,这头猪会因为太痛四肢乱蹬,放半天血还不消停,甚至能够甩开所有人从案板上跳下来蹦跶一段时间。家乡人很看重伏年龙,如果碰到这种半天死不透的猪,心里会打个疙瘩,担心来年不顺利,屠夫遇到这种事也是有苦难说。所以技术好的屠夫过年前这段时间很忙,家家都想约他来家里伏年龙,图个来年事事顺利。

给猪放完血,扯猪脚的和屠夫要将猪毛全部去掉。这个时候浴桶就排上用场了,将死猪推入浴桶,倒入几桶开水淋便猪全身。待猪皮泡软,猪毛一扯就掉的时候,屠户就从工具篓里拣几个刮子给扯猪脚的。扯猪脚的各司其职,刮猪腿的、刮猪首的、刮猪身的,就一会功夫就将一头黝黑发亮的憨货就变成了光皮白色的萌物。刮完猪毛的活,剩下就只有屠夫能干的技术活剁肉了。
剁肉第一步从猪首开始,屠夫先要将猪首剁下,有的迷信人家接到猪首后第第一件是要去祭拜厅堂“天地国亲师位”的牌。卸下猪首后,屠夫会将猪首后方约莫10公分厚的肉切下来交给主人家,这第一块肉是做当天饭食用的。接着,屠夫就要将剩下的整头猪挂到木梯上,用大剁刀沿着住的腹部分开,这样就可以将猪的内脏剥离出来。
我们的老风俗,伏年龙当天要请邻里来吃饭喝酒,每家请一名代表来家做客,俗称叫“喝幌子酒”。“幌子”是我们对猪血的一种称谓,也许是出于对血的恐惧,所以换一种叫法。吃饭菜式是火锅配菜,所谓的火锅不是常见的火锅店样式。以前为碳炉,现在多为电炉或酒精炉。火锅底汤是当天的猪肉熬制的,新鲜猪肉先油炒然后熬汤,汤煮沸后配上香菇、或者黄花,在切点猪肝片撒汤里,端到炉上继续煮。这个锅是必不可少的,临近年关天气寒冷,有了它就不会吃冷菜。围在火锅周围的陪菜,一般有豆腐、青菜、猪血、木耳等。不像四川的火锅吃法,我们的陪菜都是炒熟的,等到要吃的时候再倒进火锅中煮。英山人不喜欢吃冷菜和生菜,所以就用了这个方法来对付冬天的餐桌。但是外地人刚去的时候特别不适应,菜炒熟了再倒进锅里煮会缺少一种新鲜的味道,我的同学的老婆是江苏人,还跟我吐槽在英山吃的是黑暗料理。

菜端上桌后,摆下碗筷等邻居们到齐。年轻人们大多在外面打工还没回,到的大半是老年人。老年人在家收入也不高,平时生活上也比较艰苦,虽衣食无忧,但想吃顿好的也比较难得。遇到这种喝幌子酒的机会都很高兴,有的老人在家带孙子辈的也会带上小孩,小孩不上桌,给他一副碗筷和一张小板凳,坐桌子边吃,想吃什么就给夹一筷子,吃完再来要。有的家里有养狗的也带上,蹭蹭桌底下的肉骨头。餐桌上的酒也不贵,二三十块钱一瓶那种,但是此时谁还在乎酒的好坏呢。倒上一酒盅,抿一抿,吧唧一口,啧啧两声,舒一口气,喝一口热乎汤,神仙的日子也比不过。离家十载,这种喝幌子酒的机会是再也难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