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气逐渐转凉的季节里,刘强东和咪蒙都点燃了人们的热点。一个深陷美国的性侵丑闻之中,一个离婚离得人人皆知。在舆论场上,爱情和阴谋总是容易吸引目光的。在刘强东事件发生的次日,王思聪发表评论说“奶茶妹妹变成了抹茶妹妹”,也进一步让这些事情增添了充满互联网特色的娱乐色彩。
大众是欢笑的,这些故事的当事人总是苦涩的。咪蒙在公开信里表示“接受爱情的生老病死”,把离婚演绎成一场形而上学的英雄主义行为,对此支持嘲弄的声音都有。不过,在大众的声音中反映出一点,那就是婚姻究竟是什么?究竟要来干嘛?这已经成为问题了。
我们当下正身处传统价值越来越破碎的年月之中,不婚率离婚率日益增高。人们在爱情里生老病死,在诱惑里生老病死,为何要选择去婚姻中生老病死?婚姻逐渐沦为了一种保守价值,人们看似在选择婚姻,实际上在选择的是其他东西。你去各大城市的相亲角观察一下,一切和交易市场没多大区别,我们能看到商品的数量品质和价钱,这越来越像现代婚姻的形象。
假如婚姻就是一件商品,那么必定有其生老病死,有其开始和终结。但婚姻的形象不仅如此,我们同样承认婚姻和某些永恒性的价值有关。我们在婚礼上宣读婚礼的致辞,总会从中听到“永远”,一场带有“永远”的痕迹的婚姻也足够令人赞颂,要说婚姻彻底变成了去除永远化的商品,似乎也难以服众。毕竟,甚少有人结婚是期待离婚而去的。
这样看来,婚姻似乎具备了两种属性。一种是属于世俗生活的现实性,也就是咪蒙所说的“生老病死”,但还有一种是属于永恒世界的属性。后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似乎始终在婚姻中存续。在婚姻中的爱情、忠诚、期待,这些总会和婚姻的永恒性有关。一旦你无视婚姻的现实性,你容易得到现实给你的无情打击,但若你遗忘了婚姻本身的永恒性,那你同样会丧失永恒世界所给你的馈赠,这一切很公平。
我们的这个时代,常常被作家称为“祛魅”的时代,所祛除的不仅仅是传统世界里蒙昧的一面,同时也带走了很多对世界和生命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就是对永恒世界的信念和坚持。古代人强调“举头三尺有神明”,因此夫妻过堂要拜天地成亲,古代人也强调宗族祖先的护佑,所以拜完天地要拜父母,在天地和祖先的见证之下,两个人的婚姻才得以取得合法性。到了今天,人们既丧失了对天地的敬畏,也不再期待祖先的庇护,围绕着我们的只有商品和市场,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这样,要么婚姻商品化,要么干脆不结婚。
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实际上看到的是现代人对世界的敬畏正在消退。与其说人们不相信永远,更不如说人们变得恐惧永远。和戏剧《等待戈多》所描述的场景很相似,人们看似在等待戈多,但是又害怕戈多真正来临。假如举头三尺确有神明,那么人们去哪里播撒自己的欲望?我们的命运和我们的罪,岂不是无处遁形。前阵子反对性侵的事件层出不穷,但人们若持有对于永恒世界的敬畏心,一切都不会如此。假如世界丧失了面对永恒的维度,那么一切都会丧失意义,一切伦理价值都会遭到颠覆。没有永恒,你将无事不可行,同样,你将无事可行。
我们必须捍卫婚姻的永恒价值,捍卫在婚姻中爱情的价值,而不是生老病死的轮回。哪怕在佛教里,关于“生老病死”的解释,也不是用来证明其合理性的,这些例子恰恰是拿来说明无常的苦难,所真正追求的,仍旧是超出生老病死超出无明因果的永恒价值,而这也正是婚姻的价值。
尤雾
2018年9月9日星期日
网友评论